財(財)是什么意思
財-古文字通假字典
財
(之從cai)讀為材(之從cai),雙聲叠韻
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魯莊公有疾章》:“魯莊公有疾,訊公子牙曰:‘吾將誰以?’□子對曰:‘慶父財。’”《左傳·莊公三十二年》:“公疾,問後于叔牙。對曰:‘慶父材。’”又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名理》:“凡萬物群財,絩(佻)長非恒者,其死必應之。”財讀為材。《淮南子·主術》:“則奇材佻長而干次。”按《韓非子·十過》:“斬山木而財之。”《太平御覽》卷七五六引財作材。
財-古文字通假字典
財
(之從cai)讀為裁(之從cai),雙聲叠韻
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蘇秦自齊獻書於燕王章》:“故王能材之,臣以死任事。”材讀為裁。蘇秦為燕之間諜,仕於齊,後有人造言誣蔑。燕王欲撤换他,蘇秦乃致書燕昭王,歷舉自己為燕盡力之事,言昭王有裁斷,相信自己,則願以死相報。又帛書《五十二病方·諸傷·令金傷毋痛方》:“不可財益藥,至不癰而止。”影本注説財通裁,“財益藥,適當增加藥量”。按《荀子·富國》:“材萬物。”楊倞注:“材與裁同。”《史記·酷吏列傳》:“上財察。”正義:“財讀曰裁,古字少故也。”《漢書·師丹傳》:“惟陛下財覽。”顔師古注:“財與裁同。”
財-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財cái
【中古音】:
【上古音】:
昨哉切
【通假字释义】:
從咍開一(從之) 人所寳也。
【正字及释义】:
才(纔) cái
昨哉切 從咍開一(從之)
(一)才能,才幹。
《孟子·盡心上》: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朱熹《集註》:財與材同。〕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不仁而有勇力財能,則狂而操利兵也。
(二)方始,僅僅。
《史記·孝文本紀》:太僕見馬遺財足,餘皆以給傳置。〔《索隱》云:財古字,與纔同。〕
《漢書·杜欽傳》:乃爲小冠,高廣財二寸。〔顔師古云:財與纔同,古通用字。〕
《漢書·揚雄傳》:以爲昔在二帝三王,宫館臺榭沼池苑囿林麓藪澤、財足以奉郊廟。〔顔師古云:財讀與纔同。〕
《漢書·李廣利傳》:比至郁成,士財有數千,皆飢罷。
漢·《武都太守李翕西狹頌》:阨笮(zuǒ,假爲窄)促迫,財容車騎。
材 cái
昨哉切 從咍開一(從之) 原料,材料。
《管子·七法》:故聚天下之精財,論百工之鋭器。〔王念孫云:財,當爲材。〕
《韓非子·外儲説右上》:用財若一也,加務善之。〔陳奇猷案:《文選》左思《魏都賦》注:財與材通。〕
《禮記·禮器》:禮也者,合於天時,設於地財,順於鬼神,合於人心,理萬物者也。
《文選》左思《魏都賦》:財以工化,賄以商通。〔李善注云:財與材古字通。〕
賈思勰《齊民要術序》:殖財種樹。
裁 cái
昨哉切 從咍開一(從之)
(一)裁成,裁製。
《易·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朱熹注:財,裁同。財成以制其過。〕
《荀子·非十二子》: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楊倞注:財,與裁同。〕
《淮南子·要略》:通古今之論,貫萬物之理,財制禮義之宜,擘畫人事之終始者也。
(二)裁斷。指材料的剪裁和人事的論斷。
《管子·心術下》:凡物載名而來,聖人因而財之,而天下治。〔劉績云:財同裁。〕
《韓非子·十過》:斬山木而財之。
《文子·符言》:兼覆而並有之,技能而財使之者,聖人也。
《春秋繁露·離合根》:高下險易,堅軟剛柔,肥臞(qú消瘦)美惡,累可就財也,故其形宜不宜,可得而財也。
(三)節制,制裁。
《管子·揆度》:民重則君輕,民輕則君重,此乃財餘以滿不足之數也。〔張文虎謂財乃裁之借字。聞一多案:財,讀爲裁。〕
《荀子·天論》:財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楊倞注:財,與裁同。〕
《荀子·君道》:聖王財衍以明辨異,上以飾賢良而明貴賤,下以飾長幼而明親疏。
(四)殺,自殺謂自裁。
《史記·吕太后本紀》:目決中野兮,蒼天舉直!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財。
《漢書·司馬遷傳》:此人皆身自王侯將相,聲聞鄰國,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財。〔顔師古云:財,與裁同,古通用字。〕
(五)裁度,量度。
《漢書·晁錯傳》:臣錯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財擇。〔顔師古云:財與裁同。〕
《漢書·王吉傳》:竊見常世趨務不合於道者,謹條奏,唯陛下財擇焉。〔顔師古云:財與裁同。〕
《周書·文帝紀》:我猶箭耳,隨人所射,安能自財。
財-敦煌俗字典
財cái
P.2305《妙法蓮華經講經文》:“貪財何日肯休!愛色幾時能止!”
Ф096《雙恩記》:“終無姓字傳人耳,只以歌詞渾世財。”
財-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