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沛)是什么意思
沛-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沛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沛-古代汉语字典
沛pèi
【释义】:
①水草丛生的沼泽。《管子·揆度》:“焚沛泽,逐禽兽。”②水势浩大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上》:“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通“犹”,如同。)引申为盛大,充沛。《孟子·离娄上》:“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文天祥《正气歌》:“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③迅疾的样子。屈原《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要眇:美好的样子。)陈亮《酌古论·孙权》:“随其事变而沛然应之。”④通“旆”。旗帜,布幔。《周易·丰》:“丰其沛。”(丰:大。)
沛-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沛pèi
【中古音】:
【上古音】:
普蓋切
【通假字释义】:
滂泰開一(滂祭) 沛水。出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
【正字及释义】:
斾 pèi
薄蓋切 並泰開一(並祭) 幡幔之屬。
《易·豐》:豐其沛,日中見沫。〔《釋文》:沛,本或作旆。謂幡幔。〕
霈 pèi
普蓋切 滂泰開一(滂祭) 雨盛貌。
《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
《文選》張衡《思玄賦》:凍雨沛其灑塗。
沛-常用字详解字典
沛pèi
篆
□,7画。盛大;旺盛
沛然△充沛|丰沛。
〈辨〉沛字篆书从水
声,
读pó。楷书写作沛,市字单用读fú,指古代一种服饰,象形字;用作偏旁可作为
的一种简化形式,读pó◇注意:沛的右半部写作市,不能写作城市的市。
沛-敦煌俗字典
沛pèi
P.3742《二教論》:“沛人張魯,母有姿色,兼挾鬼道往來焉。”
S.2614《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碎肉迸濺於四門之外,凝血滂沛於獄牆之畔。”
S.388《正名要錄》:“音貝。”“右依顏監《字樣》甄錄要用者,考定折衷,刊削紕繆。”[正字]
P.3906《碎金》:“潑水:音撥。又
。”按:此當謂“潑”字音“撥”,又音“沛”。“沛”字右邊作此形,亦可由“柿”可作“柹”、“肺”可作“胏”等例類推。《漢語大字典》據《說文》收錄“泲”字,而注解爲“濟”字異體,或其他音義,皆與此不合。
P.2717《碎金》:“潑水:音
。又
。”
S.4642《發願文範本等》:“李十一父 嘗聞真乘總至用之力,沛甘露而灑四河;法王示戢濟之勳,普涼雲而清万劫。”按:“沛”字右邊作此形,亦可由“柿”可作“柹”、“肺”可作“胏”等例類推。《漢語大字典》據《說文》收錄“泲”字,而注解爲“濟”字異體,或其他音義,皆與此不合。
沛-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沛pèi
【释义】:
①
〈文〉(水流)充盛
沛然|滂沛。→②
丰盛;充足
精力充沛|雨雪丰沛。
“沛”字右边是“市”(fú,4画),不是“市”(shì,5画)。从“市”的字,如“芾”“肺”“旆”“霈”,同。
沛-金瓶梅字典
沛
pèi 《广韵》:郡名。 博盖切又普盖切 蟹开一去泰滂
地名。 而今瓜州、南旺、沽头鱼台、徐沛吕梁、安陵济宁、宿迁临清新河一带,皆毁坏废北(圯)。(六八5上6)
沛-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