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剽)是什么意思
剽-古文字通假字典
剽
(宵並piao)讀為飄(宵滂piao),叠韻,並滂旁紐
銀雀山竹簡《孫臏兵法·威王問》:“剽風之陣者何也?”張震澤《校理》引《詩·小雅·何人斯》:“其為飄風。”毛傳:“飄風暴起之風。”
剽-古文字通假字典
剽
(宵並piao)讀為漂(宵滂piao),叠韻,並滂旁紐
銀雀山竹簡《奇正》:“故行水得其理,剽石折舟。”“剽石”即隨水漂動之石。按《周禮·考工記·弓人》:“有柎焉故剽。”鄭玄注:“鄭司農云:剽讀為湖漂絮之漂。”
剽-古文字通假字典
剽
(宵並piao)通,讀為飄(宵滂piao),叠韻,並滂旁紐
銀雀山竹簡《孫臏兵法·官一》:“
陣
車,所以從遺也。”“澗(簡)練
便,所以逆喙矣。”影本注讀
為剽,説後例“剽便”指驍勇敏捷之士卒,於前例則無説。張震澤《校理》云:“《説文》:‘票,火飛也。’火飛輕疾,故从票之字多有輕疾義,如僄、嫖、慓、剽、驃,古傳注多訓輕疾。票為字根,僄、嫖等字皆其孳生。漢有票騎將軍,亦作驃騎;又有票姚校尉,《史記》作僄,杜甫詩作嫖姚;《漢書》‘項羽慓悍’,《史記》作僄悍:此等字皆互相通借。本書《威王問》篇有剽風之陣,此陳即剽風之陣也。”按《威王問》“剽風之陣”之剽(1272)應讀為飄,説見前文。
剽-古文字通假字典
剽
(宵並piao)通用,浮、剽幽宵旁轉,猋、剽叠韻,幫滂並旁紐
馬王堆帛書《春秋事語·衛獻公出亡章》:“衛獻公出亡,公子浮□□,〔寧〕召子在立(位)。”“公子浮”即獻公出亡在外時寧召子喜所立之君,《左傳·襄公十四年》作“公孫剽”,《漢書·古今人表》作“衛殤公焱(焱為猋之曉)”,《史記·衛世家》作秋(幽部清紐字),均音近字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作狄,則是秋字之曉。按古孚聲字多與票聲字通。《尚書·武成》:“血流漂杵。”《論衡·恢國》引作“血流浮杵”。《詩·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孟子·梁惠王上》趙岐注引摽作莩。
剽-古代汉语字典
剽biǎo
【释义】:
见“剽”㈡。
剽-古代汉语字典
剽
【释义】:
㈠ piāo ①抢劫,掠夺。《盐铁论·周秦》:“今杀人者生,剽攻窃盗者富。”《后汉书·董卓传》:“淫略妇女,剽虏资物。”(略:掠夺。)引申为窃取,抄袭。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惟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欧阳修《绛守居园池》:“孰云己出不剽袭。”[剽剥]1.攻击,批驳。《史记·老庄申韩列传》:“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剽儒、墨。”2.削除。张居正《刘尧溪七十寿序》:“刘子之学,务在剽剽枝叶,归究本实。”②轻疾。《周礼·考工记·弓人》:“小简而长,大结而泽,则其为兽必剽。”(言兽筋长而有光泽,其兽必奔跑迅疾。简、结:均指兽筋而言。)《史记·礼书》:“轻利剽邀,卒如熛风。”(遬sù:迅速。卒:通“猝”,疾速。熛:迅猛。)又为猛悍。曹植《白马篇》:“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螭chī:传说中无角之龙。)③轻浮,浅薄。《商君书·算地》:“技艺之士用,则民剽而易徙。”《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④分割,削除。《史记·西南夷列传论》:“西夷后揃,剽分为二。”(揃jiǎn:被剪灭。)《后汉书·贾复传》:“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
㈡biǎo ⑤末梢。《庄子·庚桑楚》:“(道)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荀子·赋》:“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
剽-常用古汉语字典
剽piào
【释义】:
[动]抢劫,掠取。杜牧《阿房宫赋》:剽掠其人,倚叠如山。黄宗羲《柳敬亭传》: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剽-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剽piāo
【中古音】:
ㄆㄧㄠ
【上古音】:
匹妙切
【通假字释义】:
滂笑開三(滂宵) 砭刺也,一曰剽劫人也。
【正字及释义】:
漂 piāo
匹妙切 滂笑開三(滂宵) 浮,浮流。
《管子·地員》:五剽之狀,華然如芬以脤。〔汪繼培云:剽字亦作漂。《釋名》云:土白曰漂。漂輕飛散也。〕
《商君書·算地》:技藝之士用,則民剽而易徙。
僄 piào
匹妙切 滂笑開三(滂宵) 輕捷。
《史記·禮書》:輕利剽遫,卒如熛風。〔剽《荀子》作僄。〕
慓 piào
匹妙切 滂笑開三(滂宵) 急疾,輕捷。
《周禮·考工記·弓人》:小簡而長,大結而澤,則其爲獸必剽。〔鄭注:剽,疾也。孫詒讓云:剽即慓之借字。〕
《文選》左思《魏都賦》:過以
剽之單慧,歷執古之醇聽。
剽-难僻字字典
剽piāo
【同音字】:飘
【释义】:
①剽窃:抄袭别人文章。②抢劫。
剽-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剽piāo
【释义】:
①
〈文〉抢劫;掠取
剽掠。→②
窃取;抄袭
剽取|剽窃。〇③
〈文〉(动作)轻快;敏捷
剽疾|剽悍。
统读piāo,不读piáo或piào。
剽-汉字异读字典
剽
㈠piào ①抢劫。《汉书·贾谊传》:“剽吏而夺之金。”②攻击。剽剥:犹言攻击。《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用剽剥儒墨。”③轻捷。如:剽悍。《考工记·弓人》:“则其为兽必剽。”④削;分。《后汉书·崔实传》:“剽卖田宅。”《后汉书·贾复传》:“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
㈡biǎo 〔通〕通“標”。末梢。《荀子·赋》:“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
剽-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