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綦)是什么意思
綦-古文字通假字典
綦
(之群qi)讀為忌(之群ji),雙聲叠韻
睡虎地秦簡《為吏之道》:“戒之戒之,材(財)不可歸;謹之謹之,謀不可遣;慎之慎之,言不可追;綦之綦之,食不可賞(償)。”按《禮記·禮器》:“夏父弗綦。”《左傳·文公二年》作“夏父弗忌”。簡文戒、謹、慎、忌皆用為動詞。
綦-古代汉语字典
綦qí
【释义】:
①青黑微白色。《诗经·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礼记·玉藻》:“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组绶:系佩玉的丝带。)②鞋带。《仪礼·士丧礼》:“乃屦綦结于跗。”(跗fū:脚面。)③脚印。《汉书·扬雄传上》:“履欃枪以为綦。”(欃枪:星名。)④极。《荀子·王霸》:“目欲綦色,耳欲綦声。”
綦(綥)-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綦(綥)qí
【中古音】:
ㄑí
【上古音】:
渠之切
【通假字释义】:
群之開三(群之) 帛蒼艾色。
【正字及释义】:
基 jī ㄐㄧ 居之切 見之開三(見之) 基本。
《荀子·王霸》:主之所極然帥羣臣而首鄉之者,則舉義志也。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綦定也。〔楊倞注:綦,當爲基。〕
極 jí ㄐí 渠力切 群職開三(群職) 頂點,終了。
《荀子·王霸》:目欲綦色,耳欲綦聲。〔注:綦,極也。〕
《荀子·王霸》:及其綦也,索爲匹夫不可得也,齊涽宋獻是也。〔注:綦,謂窮極之時。《説文通訓定聲》:綦,假借爲極。〕
綦-难僻字字典
綦qí
【同音字】:其
【释义】:
①青黑色。如:綦巾。②极;很。如:綦严
希望綦切。③綦江:江名、县名。在重庆市。④姓。
綦-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綦qí
【释义】:
①
〈文〉极;非常
家境綦贫|希望綦切|綦难。〇②
姓。
綦-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