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蘄)是什么意思
蘄-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蘄qí
【中古音】:
ㄑí
【上古音】:
渠之切
【通假字释义】:
群之開三(群微) 蘄艸(即當歸)也。
【正字及释义】:
圻
ㄑí 渠希切 群微開三(群微) 疆界。
《荀子·儒效》:跨天下而無蘄。
祈 qí ㄑí 渠希切 群微開三(群微) 求。
《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
《莊子·齊物論》: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注:蘄,求也。〕
《吕氏春秋·振亂》:凡人之所以惡爲無道不義者,爲其罰也;所以蘄有道行有義者,爲其賞也。〔高誘注:蘄,讀曰祈。〕
韓愈《答李翊書》:抑不知生〔李翊〕之志,蘄勝於人而取於人邪?
蘄-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