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褰)是什么意思
褰同攐-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褰同攐
褰音qiān。褰的本义是套裤。《说文》:“褰,绔也。从衣寒省声。”褰又有提起衣服,揭起,撩起义。《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zhēn)。”(你要真心爱我就想我,撩起裤子随我一同过溱河。子惠,承蒙你爱。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裙称裳,男女都可以穿。溱,郑国水名。)《庄子·山木》:“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褰裳躩(jué)步,执弹而留之。”(庄周说:“这是什么鸟呵!翅膀很大却不能飞远,眼睛很大却目光迟钝?”于是提起衣裳快步走过去,把着弹弓观察它的动静。殷,大。躩,疾行,快步。留,伺候。)嵇康《赠秀才从军》诗之五:“微风动袿(guī),组帐高褰。”(微风使衣裙轻飘动,华美的帷帐高高撩起。袿,衣裙。组,丝带。)李商隐《行次西郊作》:“珠帘亦高褰。”“提起,揭起,撩起”义,后来加义符“手”写作“攐”。
褰-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褰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褰-古代汉语字典
褰qiān
【释义】:
①套裤。《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在干侯,征褰与襦。”(征:收取。襦:短衣。)②撩起,揭起。《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溱:水名。)周容《芋老人传》:“或揽辔褰帷。”(帷:遮蔽车子的帷帐。)引申为开,散开。《水经注·江水》:“自非烟褰雨霁,不辨此远山矣。”(自非:若非。霁:雨止。)
褰-难僻字字典
褰qiān
【同音字】:千
【释义】:
揭起衣服。亦作“攐”。
褰-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褰qiān
【释义】:
〈文〉撩起;揭起(衣服、帐子等)
褰裳|褰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