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是什么意思
清-古文字通假字典
清
(耕清qinɡ)讀為靜(耕從jinɡ),叠韻,清從旁紐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道經》:“〔重〕為巠(輕)根,清為趮(躁)君。”乙本及通行本作“靜為躁君”。按《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肝氣濁而靜。”集解引徐廣曰:“靜一作清。”
清-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清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清-古代汉语字典
清qì△
【释义】:
肉汁。《仪礼·少牢馈食礼》:“又进二豆清于两下,乃皆食。”(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清史稿·孝义传一·席慕孔》:“得馀羹,啜清,以肉归。”
【说明】清,形声字,从肉(月),泣声。
清-古代汉语字典
清qīng
【释义】:
①水纯净透明,与“浊”相对。《诗经·小雅·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载:词头。)屈原《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缨:系冠的带子。)也指清澈的水。《水经注·江水二》:“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引申为清楚,清晰。《荀子·解蔽》:“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陆机《荐张畅表》:“畅才思清敏,志节贞厉。”②洁净。《诗经·大雅·凫鹥》:“尔酒既清,尔殽既馨。”(馨xīn:香。)白居易《相和歌辞·反白头吟》:“火不热真玉,蝇不点清冰。”(点:沾污。)今成语有“冰清玉洁”。又为使洁净,清除。陆云《盛德赋》:“泛时雨以清天,洒狂尘以肃地。”张志和《点绛唇》:“萱草榴花,画堂永昼风清暑。”引申为清白,高洁。屈原《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史记·伯夷列传》:“举世混浊,清士乃见。”③清静,寂静,冷清。《庄子·天下》:“寂乎若清。”刘敞《睡起》:“水木澹相映,庭户清无喧。”(澹:安静。)王安石《寄酬曹伯玉因以招之》:“清坐若无公事扰,高谈时有故人经。”又为清闲,闲暇。《庄子·在宥》:“必静必清,无劳女形。”(女rǔ:你的。)杜甫《江陵节度使阳城郡王新楼成赋七字句》:“投壶散帙有馀清。”[清虚]1.清净虚无。阮籍《首阳山赋》:“且清清以守神兮,岂慷慨而言之。”2.指太空。《抱朴子·勖学》:“令抱翼之凤,奋翮于清清。”特指清虚府或清虚殿。即月宫。谭用之《江边秋夕》:“七色花虬一声鹤,几时乘兴上清清。”3.指风露。孟郊《北郭贫居》:“欲识贞静操,秋蝉饮清清。”④清平,太平。《孟子·万章下》:“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吕氏春秋·序意》:“盖闻古之清世,是法天地。”(法:效法。)⑤公正,廉洁。《周易·豫》:“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白居易《除柳公绰御史中丞制》:“非清与直,不称厥官。”(厥:其。)⑥清新,秀美。《世说新语·赏誉》:“辞寄清婉,有逾平日。”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引申为称人的敬词。《后汉书·赵壹传》:“冀承清诲。”《聊斋志异·娇娜》:“儿前夜思先生清恙,娇娜妹子能疗之。”⑦寒凉。《素问·五藏生成篇》:“腰痛,足清,头痛。”《吕氏春秋·有度》:“冬不用翣,非爱翣也,清有余也。”(翣shà:扇子。爱:吝惜。)又为清爽。宋玉《九辩》:“泬廖兮天高而气清。”(泬廖:空旷清朗。)⑧厕所。后作“圊”。《风俗通·怪神》:“二三日乃于清中粪下啼。”⑨古代哲学用语。指冲和之气。《荀子·解蔽》:“故道之以礼,养之以清。”(道:导。)⑩朝代名(公元1616—1911年)。女真贵族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所建,初名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
清-古代汉语字典
清qìng
【释义】:
凉。《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墨子·节用中》:“夏服絺綌之衣,轻且清。”(絺chī:细葛布。綌xì:粗葛布。)
清-古代汉语字典
清yù△
【释义】:
①同“育”。生,养。《管子·宙合》:“天清阳,无计量。”(天以阳气育生万物,物生不可计量。)②古水名。即河南省白河,为汉江支流。《山海经·南山经》:“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清。”
清-常用古汉语字典
清qīng
【释义】:
[动]结清。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回来收拾了行李,还了房宿钱,算清了柴米钱,只等来日天明。[形]①清澈。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天树低,江清月近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诗经·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②清亮,清幽。刘鹗《绝唱》:字字清脆,声声宛转。苏轼《石钟山记》: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韩愈《送孟东野序》:其声清以浮。③清贫,贫寒。刘鹗《绝唱》: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④清雅。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幽赏未已,高谈转清。⑤冷清,凄清。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⑥清爽,清凉。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勃《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⑦纯净,清白,廉正。司马光《训俭示康》: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关汉卿《窦娥冤》: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司马迁《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清-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清qīng
【中古音】:
ㄑㄧㄥ
【上古音】:
七情切
【通假字释义】:
清清開四(清耕) 朖(明)也,澂水之貌。
【正字及释义】:
精 jīng ㄐㄧㄥ 子盈切 精清開四(精耕) 明,純粹。
《管子·輕重己》:清神生心,心生規,規生矩,〔丁士涵云:清,精假字。〕
《靈樞·大惑論》: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清則欲暝,故多卧矣。
圊 qīng ㄑㄧㄥ 七情切 清清開四(清耕) 糞槽,厠所。
《荀子·王制》:修採清,易道路。〔俞樾云:《説文》厠,清也。字亦作圊。〕
《風俗通義·怪神》:女孫年三四嵗亡之,求不能得,二三日乃於清中糞下啼,若此非一。〔清,《廣記》引《搜神記》作圊。二字通。清,厠所。〕
凊 qìng
七政切 清勁開四(清耕) 冷,涼。
《莊子·人間世》:吾食也執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釋文》:清,七性反,字宜從冫。從氵者,假借也。〕
《吕氏春秋·功名》:大寒既至,民煗是利;大熱在上,民清是走。
清-常用字详解字典
清qīng
从水青声,形声,
,11画。①液体或气体纯净,不混浊
清水|清溪|清风|清油。②清楚
清白|清明△划清|问清。③尽;完
清欠△结清|还清。④公正廉洁
清官|清廉。⑤单纯
清茶|清唱|清谈。⑥清除不纯成分;使组织纯洁
清党|清团|清查。⑦寂静
清静△冷清。⑧朝代名
满清|大清。
〈辨〉清字从水,本义指水纯净透明。
清-敦煌俗字典
清qīng
S.1086《兔園策府》:“風郊未清,月營頻偃。”
清-敦煌俗字典
清qìng
S.2832《願文等範本》:“孝子等恨不久居左右,有闕溫凊;飄蓬遠[遊],荷祑追聽。”按:《說文·仌部》:“清,寒也。從仌,青聲。”俗字改“冫”旁爲“氵”旁,雖則一點之差,意義全殊。
清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清1qīng
【释义】:
①
(液体或气体)透明纯净,没有杂质(跟“浊”相对)
一池清1水|清1泉|河清1海晏|天朗气清1|清1澈。→②
洁净;纯洁
冰清1玉洁|清1洁|清1白。
③
单纯,没有掺杂或配合的东西
清1唱|清1一色|清1茶招待。
①
使纯洁;使干净
清1除|清1洗|清1道|坚壁清1野。→③
清楚;明白
把情况弄清1|说不清1道不明|旁观者清1|分清1|划清1|清1晰。⑥
使清楚;点验;结清
清1一清1人数|把账目清1一清1|清1欠。→⑦
公正廉洁
清1廉|清1正|清1官。〇⑧
寂静
清1静|冷清1。
清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清2qīng
【释义】:
朝代名。公元1616年满族人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即位改称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1911年被推翻。
清-金瓶梅字典
清
qīng 《广韵》:释名日,清,青也,去浊远秽,色如青也。又静也、澄也,洁也。 七情切 梗开三平清清
①清彻。 清的只是清,浑的只是浑。(五二5下4)清泠泠杏子眼儿。(二5上2)
②清洁。 到那里没个清洁来家的。(五二5上10)正直清廉民父母,贤良方正号青天。(十2下11)
③清秀。 那个扎包髻儿的清俊小优儿是谁家的?(六十3下3)仕女每打扮的清标。(四二10上5)
④单一的(表演)。李铭、吴惠两个小优上来弹唱,间着清吹。(二十9上5)又有四员伶官,筝𥱧琵琶箜篌上来清弹小唱。(六五13下10)
(又讹成:行、江)
清-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