厠(厠)是什么意思
厠-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厠cè
【中古音】:
【上古音】:
初吏切
【通假字释义】:
初志開二(清之) 清(圊,厠所)也。
【正字及释义】:
側 cè
阻力切 莊職開二(精職) 旁邊。
《史記·汲鄭列傳》:大將軍〔衛〕青侍中,上踞厠而視之。〔如淳云:厠,音側,謂床邊。〕
《史記·張釋之列傳》:從行至霸陵,居北臨厠。〔《集解》引蘇林云:厠,邊側也。〕
《漢書·劉向傳》:孝文皇帝,居霸陵,北臨厠。〔注引服虔云:厠、側近水也。〕
厠-敦煌俗字典
厠cè
敦研036(2-1)《金光明經》:“可惡如賊,猶若行厠。”
S.520《報恩寺方等道場牓》:“北院厠。”
S.520《報恩寺方等道場牓》:“南院厠。”
厠-金瓶梅字典
厠
cì 《广韵》:厠,说文,圊也。 初吏切 止开三去志初
〔毛厠〕máo cì(si)
厕所。 走来厠里净手。(十1上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