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曲

曲(曲)是什么意思

  • 曲-古文字通假字典

    (屋溪qu)讀為鉤(侯見gou),侯屋陰入對轉,見溪旁紐

    《璽彙》〇九〇七:“肖余子曲。”三四一七:“岂(范)茀曲尔。”“曲尔”、“曲”讀為“鉤璽”,鉤為璽印别稱,説已見前見紐“句讀為鉤”條。按《爾雅·釋木》:“下句曰朻。”《詩·周南·南有樛木》毛傳引句作曲。

  • 曲-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曲1-古代汉语字典

    曲1

    【释义】:

    ㈠ qū△①弯曲,与“直”相对。《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1中规。”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1为美,直则无姿。”引申为理屈。《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若君不还,君退臣犯,曲1在彼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1在秦。”又引申为邪曲,不正派。《战国策·秦策五》:“赵王之臣有韩仓者,以曲1合于赵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1之害公也。”②遍,尽。《荀子·礼论》:“曲1容备物之谓道矣。”《吕氏春秋·情欲》:“血脉壅塞,九窍寥寥,曲1失其宜。”③深隐、偏僻之处。《庄子·秋水》:“曲1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司马迁《报任安书》:“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1之誉。”④局部,一部分。《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于一曲1,而暗于大理。”《淮南子·缪称》:“察一曲1者,不可与言化。”⑤蚕箔,养蚕用具。《吕氏春秋·季春》:“具栚曲1筐。”(栚zhèn:放蚕箔的木架的横木。jù:圆底的筐。)

    ㈡qǔ△⑥歌曲,乐曲。《国语·周语上》:“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1,史献书。”《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1,和者必寡。”

    【说明】“曲”为象形字。像器物变曲之形。参附录三。

  • 曲2-古代汉语字典

    曲2qū△

    【繁体字】:、麴

    【释义】:

    酒母。《吕氏春秋·仲冬》:“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2蘖必时。”(大酋:酒官之长。曲蘖niè:酿酒时引起发酵的物质。)代指酒。元稹《解秋》之六:“亲烹园内葵,凭买家家曲2。”

  • 曲1-古代汉语字典

    曲1qǔ

    【释义】:

    见“曲1”㈡。

  • 曲-常用古汉语字典

    【释义】:

    (一)qū[名]曲折、隐秘、偏僻的地方。《列子·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王勃《滕王阁序》: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形]①弯曲,不直。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黄罗伞柄天生曲。②不正。司马迁《屈原列传》:邪曲之害公也。司马光《谏院题名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③理亏,理曲。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二)qǔ[名]①乐曲。刘鹗《绝唱》:这曲弹罢,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②能唱的歌词。姜夔《扬州慢》: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量]用于数词后,指乐曲的段、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 曲-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曲qū

    【中古音】:

    ㄑㄩ

    【上古音】:

    丘玉切

    【通假字释义】:

    溪燭合三(溪屋) 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説曲蠶薄也。

    【正字及释义】:

    局 jú 渠玉切 群燭合三(群屋) 狹隘,拘泥。引申爲逼迫。

    《管子·侈靡》:猶傶則疏之,毋使人圖之,猶疏則數之,毋使人曲之,此所以爲之也。〔陶鴻慶云:曲,讀爲局。《詩·正月》:不敢不局,《傳》:曲也。是局、曲聲義並同,故曲得借爲局。〕

  • 曲1-常用字详解字典

    曲1qū

    □,6画。①弯。与“直”相对曲1线|曲1尺|曲1径△盘曲1|拳曲1。②使弯曲曲1突徙薪。③弯曲的地方;偏僻的地方河曲1|乡曲1。④理亏;不合理;不公正曲1直|曲1解△歪曲1。⑤姓。

  • 曲2-常用字详解字典

    曲2qū

    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多为麦子、麸皮、大豆的混合物)制成的块状物,用来酿酒、制酱等酒曲2|大曲2|红曲2。

  • 曲3-常用字详解字典

    曲3qǔ

    ①古代的一种韵文形式曲3牌△散曲3|套曲3。②歌曲;歌谱曲3调|曲3谱△戏曲3|小曲3|进行曲3。

    〈辨〉曲字金文和篆书都为竹编或柳条编的器物形,因其形曲,引申为曲直字。楷书讹变作曲。曲2篆书作,从米省声,读jū;楷书中又制,从麥曲声,麴、从麥匊声,匊读jū;今简化作曲。

  • 曲-敦煌俗字典

    曲qū

    甘博003《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卷第五:“誑惑邪命,諂曲作惡。”

    敦研195《大方廣三戒經》:“不作諂曲心。”敦研309《修行本起經》卷下:“又作蝦墓,追食曲蝉(蟺)。”“日光赫弈(奕),樹爲曲枝,隨蔭其軀。”

  • 曲-汉语字源字典

    曲qū

    甲 金 

    甲骨文、金文的曲字,象一把曲尺之形,其本义指弯曲,与“直”相对。引申为曲折、隐秘、婉转等义。曲字还可以读qǔ,指音乐的曲调。

    [曲意]委曲己意而奉承别人。

    [曲笔]封建时代史官不据实直书,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

    [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

    [曲直]有理和无理。又作“是非曲直”。

    [曲房]深邃幽隐的密室。

    [曲学]偏颇狭隘的言论。也指孤陋寡闻的人。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很少。比喻人品、言行、作品高超,难得知音。

  • 曲1-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曲1qū

    【释义】:

    弯(跟“直”相对)曲1径|曲1线|弯曲1|曲1折。→②使弯曲1着腿坐在炕上|曲1背弯腰。→③不公正;不正确是非曲1直|歪曲1|曲1解。→①弯曲的地方;偏僻的地方河曲1|乡曲1。〇⑤姓。

  • 曲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曲2qū*麴

    【释义】:

    酿酒或做酱时用来引起发酵的块状物,用曲霉和大麦、大豆、麸皮等制成酒曲2|大曲2|红曲2|神曲2。

    另见qǔ。

  • 曲-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曲qǔ

    【释义】:

    宋元时期的一种韵文形式,可以演唱元曲|散曲|曲牌。→②歌曲唱个小曲儿|高歌一曲|《义勇军进行曲》。③歌的乐调(diào)为这首诗谱曲|作曲。

    另见qū。

  • 曲-汉字异读字典

    ㈠qū ①弯曲。如:曲线。②委曲。《易·系辞上》:“曲成万物而不遗。”③曲折隐秘的地方。如:河曲。④局部。如:蔽于一曲。⑤古代军队编制的较小单位。《后汉书·百官志一》:“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⑥蚕箔。《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⑦姓。⑧“麯”、“粬”的简化字。

    ㈡qǔ 〔专〕韵文学的一种。如:南曲、北曲。

  • 曲-金瓶梅字典

    (一)qū 《广韵》:委曲。 丘玉切 通合三入烛溪

    弯曲。 又转入曲廊深径。(五四6上1)

    (二)qǔ 得音同上。

    歌曲。 随你心处的甚么曲儿,你唱个儿我听。(五二9上6)

  • 曲-历代避讳字汇典

    曲qū

    《隋唐嘉话》卷上云:“京城南隅芙蓉园者,本名曲江园,隋文帝以曲名不正,诏改之。”

  • 杨曲-历代避讳字汇典

    杨曲yáng qū

    《汉书·地理志上》太原郡阳曲县,师古注曰:“隋文帝自以姓杨,故恶阳曲之号,乃改其县为阳直。今则复旧名焉。”

  • 曲-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