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缺

缺(缺)是什么意思

  • 缺-古文字通假字典

    (月溪que)文獻作夬(月見guɑi),叠韻,見溪旁紐

    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夬》九三:“君子缺缺獨行,愚(遇)雨如濡,有温(愠),无咎。”又九五:“莧(陸)缺缺,中行,无咎。”二例“缺缺”通行本《易》皆作夬,《説文》:“夬,分決也。”高亨《周易古經今注》疑夬當讀為趹,《説文》:“趹,馬行皃。”《淮南子·脩務》:“敕蹻趹步。”高誘注:“趹,趣也。”又云今語謂行疾曰快,快本當作趹。按缺與快通,《史記·秦本紀》:“殺其將景快。”《六國年表》、《楚世家》“景快”並作“景缺”。快又與夬通,《莊子·人間世》:“昔者堯攻叢枝胥敖。”釋文枝作支,《齊物論》亦言此事,枝作膾,高亨《古字通假會典》説枝當作快(輝按膾、快同音),支當作夬。又夬亦讀為缺,例見下紐。

  • 阙通缺-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阙通缺

    阙音quē。阙和缺上古同属溪纽月部,同音通假。阙的本义是古代宫殿、陵墓前两边的建筑物,楼台或牌坊。《说文》:“阙,门观也。”通缺。空缺;缺点,缺陷。《庄子·盗跖》:“柳下季曰:‘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邪?’”(柳下季就对孔子说道:“最近好象空缺什么一样,好几天没有见面,您的车马有外出的样子,是不是去见盗跖了呢?”得微,同得无、得非,表推测或反问,莫不是,是不是。)《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峡七百里中间,长江两岸山峰一个连着一个,全无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略,副词,用在否定词前,丝毫,全。)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吾以不如嗣宗之贤,而有慢驰之阙;又不识人情,闇于机宜。”(我没有阮籍贤明,可是有他的傲慢懒散的缺点;又不懂人情,在事理方面也不晓得。机宜,事理。)诸葛亮《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的地方,会有启发与帮助。)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李)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李翰素以写文章自负,写这篇传记也很详细精密,可是还有些不足的地方,使人遗憾。恨,遗憾。)

  • 缺-古代汉语字典

    缺jué△

    【释义】:

    ①刺。梅尧臣《正仲见赠依韵和答》:“既无缺云剑。”②马饰。蔡邕《黄钺铭》:“马不带缺。”③通“缺”。缺损。李绅《过梅里·上家山》:“苔阶泉溜缺。”

  • 缺-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缺-古代汉语字典

    缺quē△

    【释义】:

    ①器皿破损。《淮南子·说林》:“陶者用缺盆。”泛指破损,残缺。《诗经·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斨qiāng:斧子的一种。)《淮南子·说山》:“孕妇见兔而子缺唇。”②空隙,缺口。《史记·孔子世家》:“昔吾入也,由彼缺。”引申为空缺,指官吏的空额。《史记·赵世家》:“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黑衣:卫士服饰,代指卫士。)③缺陷,缺点。《孟子·滕文公下》:“咸以正无缺。”(咸:都。正:正确。)《淮南子·氾论》:“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④衰败。《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强国兴焉。”又指废弛。《汉书·艺文志》:“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

    【辨析】缺、阙。二字本义不同。“缺”指器缺,“阙”为门阙,二字不相混。引申为缺口,空缺,缺点等,多通用。

  • 缺-常用古汉语字典

    缺quē

    【释义】:

    [名]①空隙,缺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列缺霹雳,丘缺崩摧。《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②缺憾,缺陷。《新唐书·裴駰列传》:世俭素,而晚节稍畜伎妾,为奢侈事,议者以为缺。③指官职的空缺。《史记·赵世家》: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怜爱之,愿得补黑衣之缺,以卫王宫。[动]①亏缺,残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②欠缺,缺少。袁枚《祭妹文》: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苏轼《放鹤亭记》:隐然如火环,独缺其西一面。③衰败,衰落。《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厉、幽之后,王室缺,侯伯强国兴焉。班固《东都赋》: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形]破损不全。贾谊《治安策》:臣以为不缺则折。《淮南子·说林训》:为车者步行,陶者用缺盆。

  • 缺-常用字详解字典

    缺quē

    从缶夬声,形声,,|0画。①破损;残破;不完整缺口|缺损|缺陷△残缺|抱残守缺。②缺乏;不够缺少|缺德|缺肥△短缺△宁缺毋滥。③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④旧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补缺|肥缺。

    〈辨〉缺字从缶,本义为器破,泛用为义项①;声符夬读guài。

  • 缺-敦煌俗字典

    缺quē

    甘博136《道行般若經》卷第九:“作是行不缺者,今得聞般若波羅蜜不久。”

    S.189《老子道德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滿若冲,其用不窮。”

    S.388《正名要錄》:“從缶。”“右各依脚注。”

  • 缺-汉语字源字典

    缺quē

    缺字从缶从夬,缶指陶器,夬有断缺之意,故其本义是指器物破损不全,引申为残破、败坏、空阙、欠缺、不足、缺少等义。

  • 缺-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缺quē

    【释义】:

    残破;不完整阴晴圆缺|缺口。→②缺少;不足桌子缺了一条腿|缺人手|缺钱花|缺医少药|缺德|缺乏。→③不完善缺点|缺憾。→④该到而没有到缺席|缺勤。⑤指官职或一般职务的空额不知谁补老部长的缺|肥缺。

  • 缺-金瓶梅字典

    缺(鈌)

    (一)quē 《广韵》:器破。 苦穴切 山合四入屑溪

    不足,欠缺。 因为堂中缺少一尊镀金铜罗汉,故云游在此。(四七1下2)

    (二)当作“撅”(㔃)juē,方音借字。

    ①拗折,折叠肢体。 一官问奸情事。问:“你当初如何奸他来?”那男子说:“头朝东脚也朝东奸来。”官云:“胡说!那里有个缺着行房的道理?”(三五18下5)

    ②淹渍,反复杵捣混和。蒋胖子吊在阴沟里,缺臭了你了!(七七6下8)

  • 缺-历代避讳字汇典

    缺què

    (一)

    见“46、不具”条。

    (二)

    元代表章禁用凶恶字,“缺”属其中之一。参见“2、哀”条之(一)。

  • 缺-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