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锐

锐(銳)是什么意思

  • 兑同锐-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兑同锐

    兑音ruì。兑假借为锐,尖,尖锐,锋利。《荀子·修身》:“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辟违而不悫(què)。”(见到非常快乐的事情就口齿伶俐、行动锐利迅速而不肯谦让,邪僻违背事理而不忠厚。佞,口齿伶俐。不曲,不肯谦让。辟,同僻,邪。悫,忠厚。)《荀子·议兵》:“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锐利得就象名剑莫邪的剑锋,抵挡它就要溃败。)《史记·天官书》:“下大,上兑。”又:“三星随端兑。”(三星随着一头尖锐。)“尖锐、锋利”义,后来加义符“金”写作“锐”,以区别“兑”的其它义项(八卦之一,通行等)。

  • 锐-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锐-古代汉语字典

    锐duì

    【释义】:

    见“锐”㈡。

  • 锐-古代汉语字典

    【释义】:

    ㈠ ruì ①锋利。《淮南子·时则》:“柔而不刚,锐而不挫。”《管子·七法》:“故聚天下之精财,论百工之锐器。”代指锐利的兵器。《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被坚:披着坚固的铠甲。)②精锐。《战国策·齐策一》:“使轻车锐骑冲雍门。”(雍门:齐城门。)代指精锐的部队。《汉书·吴王濞传》:“吴必尽锐攻之。”《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瑜等率轻锐继其后。”(瑜:周瑜。轻:轻装的。)③上小下大为锐。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锐头将军来何迟。”又指细小。《左传·昭公十六年》:“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贾罪:获罪。)④疾速。《孟子·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又为急切。陆机《五等诸侯论》:“夫进取之情锐,而安民之誉迟。”

    ㈡duì ⑤矛一类兵器。《尚书·顾命》:“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冕:用如动词,戴着礼帽。)

  • 锐-常用古汉语字典

    锐ruì

    【繁体字】:鋭

    【释义】:

    [名]指锐利的武器。司马迁《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形]旺盛。罗贯中《群英会蒋干中计》: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

  • 锐-常用字详解字典

    锐ruì

    从金兑声,形声,,12画。①锋利。与“钝”相对锐利|锐不可当△尖锐。②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锐意△养精蓄锐。③精锐: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④急剧;快速锐进|锐减。

    〈辨〉锐字从金,本义为义项①,金属利器最为锋利。声符兑读duì。

  • 锐-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锐ruì鋭

    【释义】:

    锋利(跟“钝”相对)锐利|尖锐◇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②旺盛的气势;勇往直前的气势养精蓄锐|锐意。→③快速;急剧锐进|锐减|锐增。

  • 锐-汉字异读字典

    ㈠ruì ①锐利。如:锐不可挡。②上小下大。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诗:“锐头将军来何迟。”③细小。《左传·昭公十六年》:“且吾以玉贾罪,不亦锐乎?”④通“駾”。迅速。《孟子·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

    ㈡〔方〕yuè 《方言》第五:“碗谓之盂,或谓之铫锐。”

    ㈢duì 〔引〕古代兵器。矛属。《书·顾命下》:“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