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字典 > 三

三(三)是什么意思

  • 参通三-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参通三

    参音sān。参和三上古同属心纽侵部,同音通假。参的本义是星名。参宿是星座名,二十八宿之一。通三。《广韵》:“三,数名。”《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先王遗留下来的制度,大城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城不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国,国都。)《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天有它的四时变化,地有它的财富,人有掌握天时、利用土地生产能力的办法,这就是说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力这三方面。《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

  • 三-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 三-古代汉语字典

    三sān

    【释义】:

    基数,三。《论语·先进》:“夫三子者之言何如?”泛指多数或多次。《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又为序数,第三。《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第二。)晁错《论贵粟疏》:“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劝:鼓励。)

    【辨析】三、参。“三”是一般的数词;“参”用作数词却要受限制,它一般只表示并列的三个、三种或三分。“参”的意义可以用“三”表示,但“三”的表示多数的意义却不能写作“参”。

  • 三-常用古汉语字典

    三sān

    【释义】:

    [数]①二加一所得。韩愈《师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欧阳修《伶官传序》:此三者,吾遗恨也。②序数。第三。《左传·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吴敬梓《范进中举》:又是几匹马,二报、三报到了。③表示多数或多次。刘鹗《绝唱》: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司马迁《屈原列传》: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 三-常用字详解字典

    三sān

    指事,□,3画。①数字,表示二加一的和三春|三更|三军|三头六臂△东三省|不三不四。②表示多数或多次三番五次△丢三落四|韦编三绝。

  • 卅 三十-敦煌俗字典

    卅 三十Sàsānshí

    敦研187《太子瑞應本起經》:“見有三十二相,軀體金色。”

    按:“卅”是“三十”的反切合音,取“三”字的聲母、“十”字的韻母及其聲調而合成。由於所得合音爲入聲,所以在進入現代北方音的時候被確定爲sà。其字形左邊一撇“丿”寫本中皆作一豎“|”。與此相關“廿”、“冊”也是合文,在唐五代、宋初時期都應該讀成兩個字音。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卷五“廿冊字”條:“今人書‘二十’字爲‘廿’,‘三十’字爲‘’,‘四十’字爲‘冊’,皆《說文》本字也。‘廿’音‘入’,‘二十’並也;‘’音先合反,‘三十’之省便,古文也;‘冊’音‘先立反’,數名,今直以爲‘四十’字。按秦始皇凡刻石頌德之辭,皆四字一句。《泰山辭》曰:‘皇帝臨位,二十有六年。’……嘗得《泰山辭》石本,乃書爲‘廿有六年’,想其餘皆如是,而太史公誤易之,或後人傳寫之訛耳,其實四字句也。”可見宋代“卅”仍爲“三十”之合文。

    S.318《洞淵神咒經·斬鬼品》:“當遣万和力士四十万人,百舌吏三十万人。”S.617《俗務要名林》:“數起於壹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冊……十万爲一億。”S.6557《南陽和尚問答雜徵義》:“又弟三十六《憍陳如品》:……”

    敦研024(5-4)《大方等大集經》:“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獲得如是三十二相。”

    S.6659《太上洞玄靈寶妙經眾篇序章》:“三十二天,天有八字。”

    S.298《太上靈寶洞玄滅度五練生尸經》:“元始天尊三十二帝太上大道君泰清玉陛下。”

    S.238《金真玉光八景飛經》:“從太玄上宮三十六人。”

  • 三 叄-敦煌俗字典

    三 叄Sān

    S.800《論語》:“叄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S.6577V《宴設司爲公主下陳鉢倉支出糧食帳》:“蓮花麪柒斗,永興麪叄斗。”S.1776《顯德五年十一月十三日某寺判官與法律尼戒性等一伴交曆》:“黑石枕叄。”

    P.3873《韓朋賦》:“生奪庶人之妻,枉殺賢良。未至叄年,宋國滅亡。”

    S.388《正名要錄》:“右字形雖別,音義是同。古而典者居上,今而要者居下。”[正字]

  • 三-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三sān

    【释义】:

    数字,二加一的和。→②泛指多数三令五申|三思而行|再三。“三”的大写是“叁”。

  • 三-汉字异读字典

    一㈠sān 数词。

    二㈡sān 旧读sàn〔语〕作副词。再三。三思,再三考虑。三复,再三反复。《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辞让者三。”

  • 三-金瓶梅字典

    sān 《广韵》:数名。苏甘切 咸开一平谈心

    数词。 再三央劝你爹。(五二14上4)

    (又讹成:玉)

  • 二十三-历代避讳字汇典

    二十三èr shí sān

    后唐末帝李从珂,年号清泰,小字二十三。

    〔曲说〕《续博物志》卷六云:“清泰小字二十三,盖正月二十三日生也。以是日为千秋节。人臣奏对,但云两旬三日;或数物,则云二十二更过二十四,不敢斥尊也。”

  • 三-历代避讳字汇典

    三sān

    见“218、桂”条。

  • 三-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