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蝕)是什么意思
食同蚀-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食同蚀
食音shí。食的本义是吃。食又有日蚀,月蚀的意思。《说文》:“蚀,败创也。”《释名》:“日月亏曰蚀,稍稍侵亏如虫食草木叶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夫其败也,如日月之食焉,何损于明?”(他的战败,如同发生日蚀月蚀是暂时的,哪里会损害它的光明?)《孟子·公孙丑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古代的君子,他的过错,好象日蚀、月蚀一样,人人都能够看到;等到改过的时候,百姓都仰望象盼日月复明一样。)《苟子·天论》:“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yú),卜筮(shì)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看到日、月蚀就去抢救它;遇到天旱,就去祈祷下雨;先卜筮,然后决定大事,并非真的要得到所求的东西,只是用它作为政事的装饰手段罢了。)“日蚀、月蚀”义,后来加义符“食”写作“蚀”。
蚀-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蚀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蚀-常用字详解字典
蚀shi
蝕
从虫从食、食亦声,形声,
,9画。①虫蛀东西。②损失;损伤;亏耗
蚀本△腐蚀|侵蚀|剥蚀。③同“食1”的义项⑥。指日食或月食,也写作日蚀或月蚀。
蚀(蝕)-汉语字源字典
蚀(蝕)shí
蚀字由虫、食会意(食又兼作声符),其本义指虫类咬食草叶或蛀食树木,引申为吃、吞食之义,泛指损失、损伤、亏耗等。
[蚀本]亏本,赔本。
蚀-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蚀shí触
【释义】:
①
虫子蛀坏东西
蛀蚀。→②
损伤;亏缺
侵蚀|蚀本。③
同“食”④。
蚀-历代避讳字汇典
蚀shí
粤方言称猪舌头为“猪脷”,“因‘舌’‘蚀’(折)同音,不吉利,改作‘脷’。其他动物的舌头也叫‘脷’。”(1)
同样,客家方言亦讳称舌头为“脷”。(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