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氏)是什么意思
氏-古文字通假字典
氏
(支禪shi)讀為兮(支匣xi),叠韻
上博楚竹書《孔子詩論》簡二二:“《(鳲)(鳩)》曰:‘丌(其)義(儀)一氏,心女(如)結也。’”氏毛詩作兮。馬王堆帛書《老子》甲本卷後古佚書《五行》:“尸叴在桑,其子七氏。叔人君子,其宜一氏。”以上二條所引為毛詩《曹風·鳲鳩》:“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按支與氏通。《漢書·韓安國傳》:“若是則北發月氏。”顔師古注:“氏讀曰支。”支與兮通。可與兮聲字通,説見上文。可又與支聲字通。《儀禮·士昏禮》:“當阿。”鄭玄注:“今文阿作庪。”故支得與兮通用。
氏-古文字通假字典
氏
(支禪shi)讀為是(支禪shi),雙聲叠韻
中山王
大鼎“氏以寡人
(委)賃(任)之邦”,“隹俌(傅)侇(姆)氏
(從)”,“氏以寡人許之”。方壺:“氏以遊夕掄(飲)飤(食)。”又郭店楚簡《緇衣》簡三:“《寺(詩)》員(云):‘情(靖)共尔立(位),好氏貞(正)植(直)。’”所引見《詩·小雅·小明》,氏毛詩作是。又郭店楚簡《忠信之道》簡八~九:“忠,
(仁)之實也;信,
(義)之(期)也。氏古=(故古)之所以行虖(乎)嘍者,女(如)此也。”又上博楚竹書《孔子詩論》簡四:“曰:詩丌(其)猷(猶)坪(平)門,與戔(賤)民而之。丌(其)甬(用)心也
(将)可(何)女(如)?曰:邦(國)風氏也。”簡五:“……曰訟(頌)氏也。”又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横家書·觸龍見趙太后章》:“於氏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兵乃出。”帛書《須賈説穰侯章》:“此臣之所聞於魏也,願君之以氏慮事也。”《戰國策·趙策四》“於氏”作“於是”,同書《魏策三》氏作是。按漢韓勑脩孔廟後碑“韓君於氏憤慉之思”、督郵斑碑“要道氏綜”,洪适《隸釋》氏均讀為是。又《漢書·地理志》:“至元孫氏為莊公。”顔師古注:“氏與是同。”
氏-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氏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氏-古代汉语字典
氏
【释义】:
㈠ shì ①同姓贵族的不同分支。《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胙zuò:赐与。)又远古部族及其首领称氏。《吕氏春秋·古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又已婚妇女可在姓下加氏。《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寤生:难产。寤通“啎”,逆。)又世业职官称氏。《周礼》中有师氏、保氏、职方氏等。②对学有专长者的尊称。孔安国《尚书序》:“左氏传曰。”
㈡zhī ③[月氏]汉代西域国名。《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使氏氏。”【辨析】氏、姓。“姓”表明血缘,“氏”是“姓”的分支。“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氏”是别贵贱的。战国以后二者逐渐合一。
氏-古代汉语字典
氏zhī
【释义】:
见“氏”㈡。
氏-常用古汉语字典
氏shì
【释义】:
[名]①姓。本为上古同姓贵族各个分支的称号,用以区别子孙所由出生。后来姓同氏的区别逐渐消失。袁枚《黄生借书说》:有张氏藏书甚富。柳宗元《捕蛇者说》:蒋氏大戚。《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②加在远古传说中人物、国名、朝代名、世袭官职后面作为称呼。《列子·愚公移山》: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③放在已婚妇女的父姓后作为称呼。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贾珠之妻李氏捧饭。《孔雀东南飞(并序)》: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袁枚《祭妹文》:一为阿兄侍者陶氏。
氏-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氏shì
【中古音】:
【上古音】:
承紙切
【通假字释义】:
禪紙開三(定支) 巴蜀名山岸脅之(自)旁箸欲落墮者曰氏。氏崩(聲)聞數百里。
【正字及释义】:
是 shì
承紙切 禪紙開三(定支) 此,這。
《墨子·天志下》:今知氏大國之君,寬〔者〕然曰,吾處大國而不攻小國,吾何以爲大哉?〔俞樾云:“知”字衍文。氏,當讀爲是。是,氏古通用。“今氏”即“今是”也。〕
《白虎通·宗族》:禮曰:唯氏三族之不虞。〔注:氏,與是同。〕
《漢書·地理志》:昔伯益知禽獸,子孫不絶……至玄孫,氏爲莊公,破西戎有其地。〔顔師古注:氏與是同,古通用字。〕
氏-难僻字字典
氏
【释义】:
㈠(shì)(略)。
㈡(zhī支)①月氏:我国古代西部民族名。亦作“月支”。②见“阏(yān)氏”。
氏-常用字详解字典
氏shì
甲
金
篆
□,4画。①姓,古代最初姓氏有别,姓是总的,氏是分支;汉代以后混而不分
氏族△姓氏。②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作为对她的称呼;有时还要在中间加上夫姓
张氏|氏王氏。③加在名人、专家的姓后,作为对他的称呼
顾氏《日知录》。④用在亲属称谓字后称自己的亲属
舅氏|母氏。
〈辨〉氏字甲骨文象种子发芽生根之形,为象形字,本义为树的主根,泛指树根,后写作“柢”,读dǐ;引申为姓氏字,读shì。金文、篆书字形相继讹变,楷书作氏。从古文字看氏、氐甲骨文本为一字,金文中才区别二字,姓氏字用氏,根柢及其引申义写作氐,下加一横作为区别。
氏-敦煌俗字典
氏shì
S.799《隸古定尚書》:“亞旅,師氏。”
P.3742《二教論》:“若老氏必聖,孔何不言?以此教之,理當推佛。”S.2832《願文等範本·因產亡事》:“惟靈貌逾南國,資越東鄰;全軌天生,規章自舉。班氏之風光於九族,孟母之德福於六姻。”
S.5440《捉季布傳文》:“周氏低聲而對曰:……”
氏-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氏shì
【释义】:
①
姓
王氏兄弟。→②
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或姓前再加夫姓)作为称呼
王氏|钱王氏。→③
加在远古传说中人物、国名后作为称呼
神农氏|涂山氏|夏后氏。→④
加在名人、专家的姓氏后作为称呼
段氏(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摄氏温度计。
另见zhī。
氏-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氏zhī
【释义】:
①[阏氏]yānzhī,见“阏”。〇②[月氏]yuèzhī
汉代西域国名。
另见shì。
氏-汉字异读字典
氏
㈠diào 一种竹器,古代芸田所用。《论语·微子》:“遇丈人,以杖荷𦰏。”
㈡tiāo 〔专〕草名。《尔雅·释草》:“𦰏,蓨。”《集韵》:“蓧,草名。”
㈢tiáo 〔通〕“蓧县”同“脩县”。古县名。
氏-汉字异读字典
氏
㈠shì ①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为姓的支系,用以区别子孙所由出生。②古时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常于其父姓之后系“氏”。如:赵王氏。③远古传说中人物的称号。如:神农氏。④古代世业职官的称号。如:太史氏。⑤古代少数民族支系的称号。如:拓跋氏。⑥旧对学有专长者表示尊重的称号。如:老氏;杜氏注。⑦姓。三国时有氏仪。
㈡zhī 〔专〕阏氏:亦作“焉提”。汉时匈奴之妻的称号。
氏-金瓶梅字典
氏
shì 《广韵》:氏族。 承纸切 止开三上纸禅
氏姓。 妾身吴氏之女,千户西门庆之妻。(八四9上5)
氏-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