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稅)是什么意思
税通脱-常用古今字通假字字典
税通脱
税音tuō。税,上古属书纽月部;脱,上古属透纽月部。二字为迭韵通假。税的本义是赋税。《说文》:“税,租也。”通脱,脱掉,脱去。《左传·成公九年》:“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晋侯问官吏:“戴着南方的帽子而被囚禁的人是谁?”主管的官员回答说:“是郑国人献的楚国俘虏。”晋侯派人把他放出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陈须无以公归,税服而如内宫。”(陈须无于是就带着齐侯回去了,脱去了祭服就进了内宫。如,往,到。)曹植《求自试表》:“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但考虑到在西面,还有违抗君命的蜀国;在东面,有不称臣的吴国,使得边境将士不能够脱掉铠甲。顾,连词,表轻微转折,只是,但。)
税-简明篆刻正字字典
税
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篆、甲骨文、金文、古玺及战国文字、缪篆及汉代文字、鸟虫篆。
税-古代汉语字典
税
【释义】:
㈠ shuì ①赋税。《荀子·富国》:“轻田野之税。”《吕氏春秋·孟夏》:“蚕事既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用作动词,收取或交纳赋税。《孟子·公孙丑上》:“耕者助而不税。”《荀子·王制》:“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发:开放。)②租赁。白行简《李娃传》:“闻兹地有隙院,愿税以居。”(兹:此。隙:空闲。)③利息。《后汉书·桓谭传》:“趋走与臣仆等勤,收税与封君比入。”(等:等同,一样。封君:有封邑的人。)④赠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辟阳侯:审食其。)⑤释放,放。《左传·庄公九年》:“管仲请囚,鲍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堂阜:地名。)《吕氏春秋·慎大》:“乃税马于华山,税牛于桃林。”(桃林:地名。)⑥止息,居住。曹植《应诏》:“爰暨帝室,税此西墉。”(爰:乃。暨:及,与。墉:城。)⑦通“脱”。1.脱下。《孟子·告子下》:“不税冕而行。”(冕:大夫以上的人戴的礼帽。)2.溢出。《周礼·考工记·
氏》:“概而不税。”(概:量米粟时刮平斗斛的木板。)
㈡tuì ⑧古代丧礼规定的追服,即补服丧服。《礼记·檀弓上》:“小功不税。”(小功:古代丧服名,五服的第四等。)⑨改变。《礼记·服问》:“小功之麻,不变大功之葛,以有本为税。”(麻、葛:麻布葛布,用来制丧服。大功:五服之一。)
税-古代汉语字典
税tuì
【释义】:
见“税”㈡。
税-常用古汉语字典
税shuì
【释义】:
[名]税收,田赋。洪亮吉《治平篇》: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动]①征收或交纳赋税。《孟子·公孙丑上》: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於其野矣。王建《汴路即事》: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②租赁。薛调《无双传》:仙客税屋,与鸿、苹居。袁宏道《拟古乐府·相逢行》:税地植桃花,十树九树死。
税-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税shuì
【中古音】:
【上古音】:
舒芮切
【通假字释义】:
審祭合三(書祭) 租也。
【正字及释义】:
繐 suì
相鋭切 心祭合三(心祭) 一種以細紗布製的
服。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公
之如税服,終身。〔注:税即繐也。
服繐縗裳,縷細而希,非五服之常。〕
襚 suì
徐醉切 邪至合四(心微) 原指向死者贈送衣被。後泛指贈人禮物。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平原君母死,……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税。〔《集解》:韋昭云:衣脱曰税。税,當爲襚。《索隱》案:《説文》贈終服也。〕
褖 tuàn
通貫切 透换開一(透元) 黑衣。古代婦人六服之一。
《禮記·雜記上》:繭衣裳,與税衣,纁袡(rán衣的邊緣)爲一。〔《周禮·内司服》引作褖衣,云:字又作税。《釋文》:税,吐亂反。〕
《禮記·
大記》:士妻以税衣。〔《周禮·内司服》鄭注引褖衣,云:字又作税,孔《疏》:税衣,六衣之下也,士妻得服之。〕
脱 tuō
他括切 透末合一(透月) 解,脱。
《左傳·莊公九年》:管仲請囚,鮑叔受之,及堂阜而税之。〔税,《史記·齊世家》作脱。〕
《左傳·成公九年》:鄭人所獻楚囚也,使税之。〔《釋文》:税,吐活反。〕
《墨子·三辯》:此譬之猶馬駕而不税,弓張而不弛。〔《御覽》引作脱。〕
《孟子·告子下》:孔子爲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
《管子·小匡》:以旦暮從事於田壄(yě同野),税衣就功。〔注:脱其常服,以就功役。〕
《吕氏春秋·慎大覽》:乃税馬于華山,税牛于桃林,馬弗復乘,牛弗復服。
《史記·李斯列傳》:吾未知所税駕也。
《淮南子·説山》:遺人馬而解其覊,遺人車而税其
(yǐ車衡上貫穿繮繩的大環)。
《漢書·敘傳》:叔孫奉常,與時抑揚,税介免胄,禮義是創。
《文選》陸機《招隱詩》:富貴苟難圖,税駕從所欲。〔《李善注:《方言》云:舍車曰税,税與脱古字通。〕
悦 yuè
弋雪切 喻薛合四(余月) 和悦。
《禮記·文王世子》:文王有疾,武王不税冠帶而養。〔税,《釋文》云:本亦作脱,又作説,同。〕
《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脱,成乎文,終乎税。〔徐廣云:税,一作悦。《索隱》云:音悦,悦即説字。〕
閲 yuè
弋雪切 喻薛合四(余月) 簡閲,經歷。案閲,從《説文》:又閥閲。
《禮記·檀弓上》:曾子曰:小功不税。〔鄭玄注:日月已過,乃聞
而服曰税。《釋文》税,他外反。《定聲》云:税,假借爲閲,即積日爲閲之意。〕
税-常用字详解字典
税shuì
从禾兑声,形声,
,12画。国家向征税对象按税率征收的货币或实物
税收|税制|税务△赋税|纳税|免税。
〈辨〉税字从禾,本义指田赋,即土地税,泛指一切税收。兑读duì。
税-敦煌俗字典
税shuì
Φ096《雙恩記》:“理亂境無傷眾暴,税田民不怨煩苛。”敦研004(2-2)《優婆塞戒經》:“惡性惡心,大惡村主,典税物者。”
税-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税shuì
【释义】:
①
政府按规定征收的货币或实物
苛捐杂税|偷税漏税|所得税|捐税|关税|上税。〇②
姓。
税-汉字异读字典
税
㈠shuì ①国家的税收。如:农业税。②赠送。《礼记·檀弓上》:“未仕者不敢税人。”③解;脱;放置。《吕氏春秋·慎大》:“乃税马于华山,税牛于桃林。”④姓。宋代有税梃。
㈡tuì 〔专〕古时丧礼规定的追服。
㈢tuàn 〔通〕通“褖”。衣服边缘的装饰。《礼记·玉藻》:“士褖衣。”郑玄注:“禒或作税。”
税-金瓶梅字典
税
shuì 《广韵》:敛也,舍也。 舒锐切 蟹合三去祭书
税收。 趁王苗二税,纳仓廪馀粮。(二七2下9)
(又讹成:𥹲)
税-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
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