镵(镵)是什么意思
镵-古代汉语字典
镵chán
【释义】:
①中医用来治病的针,形如箭头。《灵枢经·九鍼十二原》:“一曰镵鍼,长一寸六分。”也指尖利的锥子。《宋书·臧质传》:“乃作铁床,于其上施铁镵,云破城得质,当坐之此上。”引申为刺。《淮南子·泰族》:“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②刻,凿。陆龟蒙《两观铭》:“以石镵辞。”叶适《连州开楞伽峡记》:“大石镵落。”③一种犁头。陆龟蒙《耒耜经》:“起其
者镵也。”(
bā:耕地时一耦所翻起的土。)也指装有弯曲长柄的长镵,掘土用。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镵-难僻字字典
镵chán
【同音字】:馋
【释义】:
①犁铁,犁头。如:犁镵。②刻,凿。如:镵石。
镵-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镵chán鑱
【释义】:
①
〈文〉刺;扎(zhā)
镵云(刺入云天,形容高)。→②
古代一种柄长而弯曲的掘土工具
长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