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熟视无睹

熟视无睹(熟視無睹)是什么意思

  • 熟视无睹-汉语成语大词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熟视:原为仔细看,后指常看见,看惯了。睹:见,看见。 经常看见,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漠不关心。语本《文选·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清朝野史大观·卷四·清流党之外交观》:“(翁)同书督师近在咫尺,熟视无睹。”郭沫若《悼一多》:“然而有权责的人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 也作【视若无睹】。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们……轻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对敌人采用的反动的新原则视若无睹。”

  • 熟视无睹-中华成语大词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熟视:经常看、看惯了。睹:看见。虽然经常看到,可是跟没看见的一样。形容漠不关心,漫不经心。(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宋)林正大《括沁园春》:“静听无闻,熟视无睹,以醉为乡乐性真。”(清)壮者《扫迷帚》第十九回:“相彼小民,既醉生梦死,沉迷不悟,绅衿官吏,亦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 熟视无睹-实用分类典故辞典

    熟视无睹

    【源出】:

    晋·刘伶《酒德颂》

    【解释】:

    熟视,看熟了的。经常看到的,看惯了的东西,好象没有看见一样。原文:“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用法】:

    形容对事情漫不经心。

    【例句】:

    对于这些坏人坏事,决不能熟视无睹,应当积极和他们作斗争。

  • 熟视无睹-新编成语词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熟视:长时间看,看惯。睹:看见。形容对眼前的事漫不经心,看惯了,只当没有看见。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例〕你身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怎能对歪风邪气熟视无睹呢?

    〔近义〕视若无睹 视而不见

  • 熟视无睹-中华词典宝库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释义】:

    熟视:经常看到。睹:看见。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客观事物漠不关心。

    【成语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例句】:

    ①郭沫若《悼一多》:“然而有权责的人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②邹韬奋《萍踪忆语·从伦敦到纽约》:“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好被人当作商品出卖,这是一般人所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现实。”

  • 熟视无睹-中华成语大辞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熟:习惯,常见。视:看。睹:看见。尽管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指对事物不关心,不重视。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韦舍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例〕各级领导同志对待本地区、本单位的浪费现象切不可熟视无睹,更不要采取“不承认主义”。

  • 熟视无睹-学生必备工具书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解义】 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比喻对事物极不关心或极不重视。也作“熟视不睹”。

    【出处】 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例句】 有创造意识的人,善于从被别人~的细小事物中发掘出闪光的东西。

    【近义】 司空见惯

  • 熟视无睹-简明成语词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熟:习以为常。睹:看见。尽管经常看到,却像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现象或事物漠不关心。[近]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注意]熟,不读shóu。

  • 熟视无睹-中华多用成语大辞典

    熟视无睹shúshì-wúdǔ

    【释义】:

    述补 熟视,长时间看,看惯;睹,看见。经常看到,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不关心、不过问。语本《文选·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如果我们身为中国共产党员,却对于中国问题熟视无睹……那末,我们在理论战线上的成绩未免太坏了。”△贬义。多用于描写态度淡漠方面。→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视若无睹 习焉不察

  • 视而不见 视若无睹 熟视无睹-同义成语词典

    视而不见 视若无睹 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 shì ér bù jiàn

    视若无睹 shì ruò wú dǔ

    熟视无睹 shú shì wú dǔ

    〔同〕“视”是它们共同的语素,都有“看是看了,却好像没有看见一样”的意思;都指对某种现象不关心、不过问,含有贬义;都常用作谓语、定语或状语。

    〔异〕【视而不见】睁着眼睛看,却没有看见。偏重在“不注意”、“不关心”。在句中多作谓语,前面往往有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对…”、“对于…”作状语。例:①革命的道路是宽广的,而我自己却视而不见,找不到路,或者甚至不肯艰苦地追求。(《巴金选集·后记》)②反动记者好像都是白痴,对这样一个有意义的大会,他们仿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丝毫没有感觉和反应。(冯至《马铃薯甲虫和蜜桔》)

    【视若无睹】“无睹”,没有看见。指看到像未看到一样,语义比“熟视无睹”轻。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松散,可以把对象插在“视”和“若无睹”之间。“视”和“若无睹”是主谓关系。例:①这一次心里才猛地震撼了一下子,看来自己心急似火的事,在他却视若无睹。(韦君宜《洗礼》二)②现在,有的地方有“鞭打好牛”的现象,对先进人物往往使用多,要求高,而对他们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视若无睹,充耳不闻。(晓平《不要“鞭打好牛”》)③这两样菜都是我喜爱之物,另外还有什么大鱼大肉,都视若无睹,也就记不得了。(陈白尘《寂寞的童年》十)

    【熟视无睹】“熟视”,经常看到,看惯。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语义较重。它的前半截是偏正结构,后半截是动宾结构,前后两截是紧缩关系。例:①对于这些坏人坏事有一些了解,但是熟视无睹,不引起义愤,不感觉问题的严重,因而不采取积极办法支持好人,惩治坏人。(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②可是对这一切,他也慢慢练出了一种熟视无睹的本领。(叶文玲《美的探索者》四)③对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舆论,切不可熟视无睹,切不可等闲视之,切不可掉以轻心。(张涛《坚守舆论阵地不可掉以轻心》)

  • 熟视无睹-汉语成语分类词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熟视:长时间看,细看。无睹:没有看见。经常看见却只当没有看见。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文选·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 熟视无睹-中华成语辞海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熟视:常看见、看惯了。经常看见,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情不放在心上。语出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 熟视无睹-成语辞海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熟视:经常看到,即看惯了。无睹:没有看见。即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很熟的事物漫不经心。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

  • 熟视无睹-成语典故辞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语本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又见唐·韩愈《昌黎集·应科目时与人书》:“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熟视:注目细看;看惯。睹:见。经常看到,却只当没有看见。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也作“熟视不睹。”

    视而不见 视若无睹 漠不关心

    “视”,左旁从礻(示),不作衤(衣)。“无”,不要写作“旡(jì)”。“睹”,左旁从目;不要写作“赌”。

    我们如果对这些严重现象熟视无睹,那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都只有被他们困扰得无法进行工作,还有什么可能考虑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熟视无睹-古今成语大词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同“熟视不睹”。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吾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