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扩走国学,专注于成语、字典、词典查询的国学网站平台,涵盖丰富的国学知识,帮助用户轻松学习成语、汉字和词语,提升国学素养。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横

横(橫)是什么意思

  • 月落参横-古書典故辭典

    月落参横

    月亮落下,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晓。托名唐代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已尔。”

  • 田横五百人-古書典故辭典

    田横五百人

    《史记·田儋列传》:秦末狄人田横,本是齐王田荣之弟。田荣死,横立荣子田广为齐王,自为相,专国政。三年后,田广被汉将韩信所俘,横便自立为齐王。刘邦灭楚为帝,田横与其部下五百余人逃入海岛。刘邦恐其为乱,召之,曰:“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来,且举兵加诛焉。”横与其客二人乘船诣洛阳。横不愿事汉,至尸乡而自杀,刘邦以王者礼葬田横。既葬,同行之二客亦自刭于其墓旁。刘邦又使使召海中之五百余人。五百人闻横死,亦皆自杀。后以“田横五百人”作为义士报效知己的故实。

  • 田横笑人-古書典故辭典

    田横笑人

    《南史·齐晋安王传》:“陆超之,吴人,以清静雅正为子懋所知。子懋既败,于琳之劝其逃亡。答曰:‘人皆有死,此不足惧吾若逃亡,非惟孤晋安之眷,亦恐田横客笑人。’”陆超之不愿在知己者子懋失败后逃亡求生,以“恐田横客笑人”勉励自己不作苟且偷生的事。后以“田横笑人”比喻宁死不屈。

  • 沧海横流-古書典故辭典

    沧海横流

    沧:同“苍”,深青色。沧海:指大海。大海中的水四处泛流。比喻天下大乱,社会动荡不安。《晋书,王尼传》:“洛阳陷,避乱江夏……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 铁锁横江-古書典故辭典

    铁锁横江

    《晋书·王浚传》:晋大举伐吴,杜预出江陵,王浚下巴蜀。“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后遂以“铁锁横江”形容严加防卫。

  • 横行介士-古書典故辭典

    横行介士

    蟹的别称。宋代傅肱《蟹谱》下篇:“出师下寨之际,忽见蟹,则当呼为横行介土,权以安众。”介士:甲士。

  • 横舍-古書典故辭典

    横舍

    学舍,亦作“黉舍”。《后汉书·朱浮传》:“而先建太学,进立横舍。”唐代李贤注:“横,学也。或作‘黉’,义亦同。”

  • 横城门-古書典故辭典

    横城门

    汉时长安北面西头第一门。出横门渡渭水而西,是上西域的大道。《汉书·成帝纪》:“上小女陈持弓闻大水至,走入横城门。”唐代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横音光,《三辅黄图》:北面西头第一门。”

  • 暴征横敛-汉语成语大词典

    暴征横敛bào zhēng héng liǎn

    见【横征暴敛】(436页)。

  • 沧海横流-汉语成语大词典

    沧海横流cāng hǎi héng liú

    沧海:大海。横流:到处泛滥。 比喻天下大乱。晋·范晋《〈春秋谷梁传〉序》:“孔子睹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晋书·王尼传》:“洛阳陷,避乱江夏……常叹曰:‘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郭沫若《满江红》:“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也比喻某种文艺思潮的泛滥。金·元好问《论诗》:“只知诗到苏(轼)黄(庭坚)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 处士横议-汉语成语大词典

    处士横议chǔ shì héng yì

    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议论。 没有做官的士人任意议论时政。《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后汉书·申屠蟠传》:“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朱自清《论气节》:“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

  • 大发横财-汉语成语大词典

    大发横财dà fā héng cái

    横财:意外得来的钱财。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大量钱财。韬奋《抗战以来·万方感念的马寅初先生》:“而后方之达官资本家,不但于政府无所贡献,且趁火打劫,大发横财,忍心害理,孰甚于此?”

  • 斗转参横-汉语成语大词典

    斗转参横dǒu zhuǎn shēn héng

    斗:北斗星。参: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白虎七宿的末一宿。 北斗星的杓柄已转了方向,参星也横在一边。指天色将明。《宋史·乐志十六》:“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二刻拍案惊奇·神偷寄兴一枝梅》:“看看斗转参横……便叫解开缆绳,慢慢的放了船。” 也作①【参横斗转】。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②【斗转参斜】。明·冯惟敏《柳摇金·风情》:“急回头斗转参斜,酒杯儿到手都休撤。”

  • 飞来横祸-汉语成语大词典

    飞来横祸fēi lái héng huò

    见【横祸飞灾】(437页)。

  • 飞灾横祸-汉语成语大词典

    飞灾横祸fēi zāi hèng huò

    也作【飞灾大祸】。见【横祸飞灾】(437页)。

  • 风狂雨横-汉语成语大词典

    风狂雨横fēng kuáng yǔ héng

    见【暴风骤雨】(43页)。

  • 横冲直撞-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冲直撞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形容毫无顾忌地纵横驰骋或乱冲乱撞。《水浒传》第五十五回:“那连环马军漫山遍野,横冲直撞将来。”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步一步地稳扎稳打地去进行,决不是大唤大叫和横冲直撞的办法所能成功的。” 也作【直冲横撞】。明·李贽《续焚书·与友人论文》:“凡人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我为文章只能就里面攻打出来,就他城池,食他粮草,统率他兵马,直冲横撞,搅得他粉碎,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

    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千夫指:原指众人的指责,这里指反动派的污蔑。孺子:幼童。孺子牛:《左传·哀公六年》记载,齐景公和他的小儿子荼玩耍,口衔绳子,装做牛,让荼牵着走,荼跌倒,绳子拉掉了齐景公的牙齿。现比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意谓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则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也单作【横眉冷对】。表示对敌人坚决斗争,决不屈服。周恩来《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对于反动派,所谓之千夫指,我们是只有横眉冷对的,不怕的。”

  • 横眉怒目-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眉怒目héng méi nù mù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凶恶蛮横或严厉强硬的神情。鲁迅《非攻》:“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 也作①【怒目横眉】。谢觉哉《蝶恋花·瞻礼刘胡兰烈士遗像》:“威风凛凛胡兰子,怒目横眉骇得妖魔死。”②【横眉努目】。《说郛(fú)·卷九·何光远〈鉴戒录〉》引陈裕诗:“横眉努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阎浮:佛家所说的一个洲名。)

  • 横七竖八-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七竖八héng qī shù bā

    形容纵横杂乱,没有条理。《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叶圣陶《某城纪事》:“眼光偶然投到宣传部长的桌子上,同样的横七竖八的几枝秃笔,不过多了一堆散乱的小册子同单张印刷品。” 也作【七横八竖】。《孽海花》第二十四回:“桌上罗列些瓜果蔬菜,茶具酒壶。破砚残笺,断墨秃笔,也七横八竖的抛在一旁。”

  • 横扫千军-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扫千军héng sǎo qiān jūn

    形容气势迅猛,一举歼灭大量敌军。语本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 横生枝节-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生枝节héng shēng zhī jié

    见【节外生枝】(514页)。

  • 横槊赋诗-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槊赋诗héng shuò fù sh

    槊:长矛。 横执长矛,吟诵诗篇。表现古代儒将的英雄气概。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曹氏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宋·苏轼《前赤壁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zhú lú)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舳:船后持舵处。舻:船前安棹处。舳舻:指船。)

  • 横行霸道-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行霸道héng xíng bà dào

    依仗势力到处为非作歹,欺凌善良。《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而助纣为虐讨好儿。”《烈火金钢》第二十七回:“从桥头镇日本宪兵队长的横行霸道谈到高铁杆儿的滔天罪行。”

  • 横行天下-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行天下héng xíng tiān xià

    横行:走遍,纵横驰骋。 原指无阻碍地走遍各地。《荀子·修身》:“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后指东征西战,所向无敌。《淮南子·人间训》:“昔晋厉公南伐楚,东伐齐,西伐秦,北伐燕,兵横行天下而无所绻(quǎn),威服四方而无所诎(qū)。”(绻:屈。诎:屈服。)《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三回:“尝欲广求勇力之士,自为一队,亲率之以横行天下。”

  • 横行无忌-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行无忌héng xíng wú jì

    胡作非为,无所顾忌。《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毛泽东《井岗山的斗争》:“为虎作伥的保安队、挨户团横行无忌,白色恐怖布满城乡。”

  • 横征暴敛-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征暴敛héng zhēng bào liǎn

    横:蛮横。征:征税。敛:征收。 指反动统治者对人民强征捐税,残暴地搜刮民财。《痛史》第二十四回:“他此刻中书省立了个规措所,名目是规画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红旗谱》卷二:“横征暴敛,苛捐杂税,你征我伐,到什么时候是个完?” 也作【暴征横敛】。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只是这加税加饷,暴征横敛,便是致乱的大根源。”

  • 横祸飞灾-汉语成语大词典

    横祸飞灾hèng huò fēi zāi

    横:意外的。 指意外的,平白无故的灾祸。《元曲选·吴昌龄〈张天师〉第四折》:“风雪呵调燮几曾乖,惹下场横祸飞灾。” 也作①【横祸非灾】。《元曲选外编·无名氏〈射柳棰丸〉第三折》:“我将这合扇刀举起劈他脑盖,我教你目前见横祸非灾。”②【飞灾横祸】、【飞灾大祸】。《元曲选·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粉面油头,便是飞灾横祸。”《老残游记》第四回:“吴氏一头哭着,一头把飞灾大祸告诉了他父亲。” 又有【飞来横祸】。《何典》第九回:“惹出这般飞来横祸来,带累我们担惊受怕。”

  • 洪水横流-汉语成语大词典

    洪水横流hóng shuǐ héng liú

    横流:水溢出河道到处乱流。 形容大水暴涨,泛滥成灾。《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又用以比喻邪道横行。鲁迅《文化偏至论》:“盖往之文明流弊,浸灌性灵,众庶率纤弱颓靡,日益以甚……此正犹洪水横流,自将灭顶。”

  • 老气横秋-汉语成语大词典

    老气横秋lǎo qì héng qiū

    横:纵横杂乱,引申为充满。横秋:充溢于秋季的天空。 本指老年的气势苍劲豪壮。语本《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霜气横秋”;唐·杜甫《送韦评事赴同谷判官》“老气横九州”;宋·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惠贶(kuàng)秋字之句》“老来忠义气横秋”。后用以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气。鲁迅《大观园的人才》:“早些年,大观园里的压轴戏是刘老老骂山门。那是要老旦出场的,老气横秋地大‘放’一通,直到裤子后穿而后止。”也形容人倚老卖老或缺乏朝气。《赵子曰》第三:“赵子曰老气横秋的用食指弹了弹烟灰,真带出一些老大哥的派头。”

  • 妙趣横生-汉语成语大词典

    妙趣横生miào qù héng shēng

    横生:洋溢而出。 形容说话、诗文等充满了美妙的意趣。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七章:“这番讲话,既有好教训又说得妙趣横生,给我们官兵以极深刻的印象。”《苦斗·五七》:“他知道许多愚蠢的地主和脓包的军官的故事,一说起来又是嬉笑怒骂,妙趣横生。”

  • 怒目横眉-汉语成语大词典

    怒目横眉nù mù héng méi

    见【横眉怒目】(436页)。

  • 七横八竖-汉语成语大词典

    七横八竖qī héng bā shù

    见【横七竖八】(436页)。

  • 参横斗转-汉语成语大词典

    参横斗转shēn héng dǒu zhuǎn

    见【斗转参横】(242页)。

  •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汉语成语大词典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shī héng biàn yě,xiě liú chéng hé

    横:杂乱。遍:到处。 形容被杀死的人极多。《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洪秀全演义》第三十四回:“不料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也作①【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后来弄到互相残杀,尸横遍野,血流成渠,把全个法国都变做恐怖时代。”②【尸横遍地,血流成渠】。《慈禧太后演义》第十一回:“到同治三年六月,曾国藩弟曾国荃攻克南京,闭城搜杀三日夜,尸横遍地,血流成渠。”③【尸积如山,血流成河】。《说唐》第五十四回:“此一番交战,杀得五家的兵马尸积如山,血流成河。”④【尸横遍野,血染黄沙】。周立波《王震将军记》:“雁门关上下细腰间的一次战斗,杀得敌人尸横遍野,血染黄沙。” 也单作①【尸横遍野】。《三国演义》第七回:“(孙)坚驱大军,杀得尸横遍野。”《烈火金钢》第二十八回:“咱们八路军在华北,给日本鬼子摆下了多少战场,把日本侵略军杀得个尸横遍野,全军覆没!”②【血流成河】。《说唐》第六十四回:“可怜明州二十五万兵马,一时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 也简作【尸山血海】。《说唐》第四十二回:“(五虎大将)杀得曹州人马,尸山血海。”

  • 疏影横斜-汉语成语大词典

    疏影横斜shū yǐng héng xié

    疏影:稀疏枝干的投影。 稀疏的树影斜卧在地上。形容梅花的姿态。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线,暗香浮动月黄昏。”明·张岱《补孤山种梅序》:“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月黄昏。” 也简作①【暗香疏影】。清·袁枚《除夕告存戏作七绝句》:“手种梅花四十年,暗香疏影尽缠绵。”郑逸梅《南社丛谈·南社杂碎》:“……东门外有复园,(杨了公)为题‘耐寒’,槛联:‘拒霜容我傲,邀月慰卿孤。’槛北有板桥,题为‘暗香疏影’。”②【疏影暗香】。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回:“疏影暗香,自甘清冷。”

  • 血肉横飞-汉语成语大词典

    血肉横飞xuè ròu héng fēi

    形容死伤者血肉四溅的情状。郭沫若《漂流三部曲》:“……就如象在杀人场上看见了处决死囚,看见了别人的血肉横飞、身首异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十二章:“从十八日到十九日,广州市展开了血肉横飞的争夺战……双方死伤极大。”《烈火金钢》第三回:“这群伪军真象雷击头顶,血肉横飞,四散奔逃,乱喊乱叫。”

  • 雨横风狂-汉语成语大词典

    雨横风狂yǔ héng fēng kuáng

    见【暴风骤雨】(43页)。

  • 直冲横撞-汉语成语大词典

    直冲横撞zhí chōng héng zhuàng

    见【横冲直撞】(435页)。

  • 专横跋扈-汉语成语大词典

    专横跋扈zhuān hèng bá hù

    专横:专断强横,任意妄为。跋扈:霸道,横蛮。 形容专断横行,蛮不讲理。语本《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梁)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章:“后来张鸣歧一步步升到两广总督,曾将龙济光调为广东提督,以抵制专横跋扈的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毛泽东《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而不能象赫鲁晓夫那样,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专横跋扈,对同志搞突然袭击,不讲道理,实行个人独裁。” 也作①【专权跋扈】。(专权:独揽大权。)《清朝野史大观·卷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惟载垣等前后一切专权跋扈情形,谋危社稷,是皆列祖列宗之罪人。”②【专擅跋扈】。(专擅:目无上级,擅自做主。)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六章:“太平军一坏于杨秀清的专擅跋扈,再坏于韦昌辉的疯狂屠杀,最后坏于洪秀全的任用私人。”

  • 纵横捭阖-汉语成语大词典

    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

    纵横:指“合纵”与“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对抗强国,称为合纵;依附强国,并随从强国去攻击其他国家,称为连横(也叫合横、连衡)。当时秦国最强大,合纵即指齐、楚、燕、赵、韩、魏六国联合抗秦;连横即指六国中的某几国随从秦国进攻其他国家。一说六国地连南北,南北为纵,故六国联合叫合纵;秦地偏西,六国居东,东西为横,故六国屈从秦国叫连横。当时的策士说(shuì)客常以纵横之说游说各国。捭阖:开合。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纵横家类》:鬼谷子著有《鬼谷子》一书,“苏秦、张仪师之,受纵横之事。《叙》谓此书即授秦、仪者,捭阖之术十三章,《本经》、《持枢》、《中经》三篇”。 原指战国的策士游说诸侯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后用以表示在政治上、外交上施展策略,运用分化或联合的手段。章炳麟《复吴敬恒书》:“吾于是知纵横捭阖之徒,心气粗浮,大言无实,虽日日在欧洲,犹不能得毫毛之益也。”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威迫利诱,纵横捭阖的手段,日本帝国主义者和蒋介石是一定要多方使用的。”也形容言论放纵、无拘束。清·汪琬《鸣道集说序》:“自唐宋以来,士大夫浸淫释氏之学,借以附会经传粉饰儒术者,间亦有之,然未有纵横捭阖敢于偭(miǎn)圣人之规矩如屏山者。”(偭:违反。)

  • 纵横驰骋-汉语成语大词典

    纵横驰骋zòng héng chí chěng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骑马)奔跑。 形容任意奔驰,无所阻挡。也形容英勇转战各处,所向披靡。《六十年的变迁》第五章:“就象急欲纵横驰骋的不羁之马,满怀十分愉快的心情,急急忙忙地离开了钦州。”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从去年夏季起渡河南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正在这时,他看见李自成已经杀败了马科和几员大将,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所向无敌。”

  • 纵横交错-汉语成语大词典

    纵横交错zòng héng jiāo cuò

    横一条竖一条,互相交叉。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陪洙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纵横交错。”《保卫延安》第四章:“夜里三点钟部队出发了。骑兵、炮兵,纵横交错的步兵行列,远处手电的闪光,深夜战马的嘶叫声……”

  • 纵横四海-汉语成语大词典

    纵横四海zòng héng sì hǎi

    纵横:奔驰无阻。四海:旧时泛指中国四方疆域。 在整个疆域之内奔驰无阻。比喻威力无敌。《三国志通俗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得志则纵横四海。” 也作【纵横天下】。《水浒全传》第六十五回:“纵横天下,谁不惧我!”

  • 沧海横流-中华成语大词典

    沧海横流cāng hǎi héng liú

    沧海:指大海。横流:水四处奔流。大海里的水四处奔流。比喻政局动荡不安。(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见《文选》卷四十七):“沧海横流,玉石俱碎。”《晋书·殷仲堪传》:“天下,大器也,苟乱亡见俱,则苍海横流。”

  • 纵横捭阖-中华成语大词典

    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

    纵横:指战国时的纵横家们,即合纵连横。战国时期,苏秦等人号召联合楚、燕等六国以对抗秦国,称合纵;张仪等人号召分化六国,争取他们服从秦国,称连横。捭:分开。阖:联合。捭阖:开与合,《鬼谷子·捭阖》中认为它是纵横家们游说君主时的说话技巧。原指进行联合或分化的游说。后用以比喻运用政治或外交手段达到联合或分化瓦解的目的。《鬼谷子·捭阖》:“阖而捭之,以求其利。”又:“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汉)刘向《战国策序》:“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纵)横短长之说,左右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近代)章炳麟《复吴敬恒书》:“吾于是知纵横捭阖之徒,心气粗浮,大言无实。”(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当日孔子既没,儒分为八,其他纵横捭阖,波谲云诡。”也作“捭阖纵横”。(元)胡祗遹《木兰花慢·赠歌妓》:“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

  • 人欲横流-中华成语大词典

    人欲横流rén yù héng liú

    欲:欲望、嗜好。横流:泛滥、放纵。人们的私欲无节制地膨胀。形容社会风气败坏。(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三·论语》:“世衰道微,人欲横流。”

  • 飞来横祸-中华成语大词典

    飞来横祸fēi lái héng huò

    突然到来的大祸。形容意想不到的灾难。(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欲待不去照管他,至天明被做公的看见,却不是一场飞来横祸,辨不清的官司。”

  • 横征暴敛-中华成语大词典

    横征暴敛héng zhēng bào liǎn

    横:强横,蛮不讲理。征:征收。暴:暴力。敛:搜刮。强横征收,暴力搜刮。形容滥征捐税,搜刮民财。(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四回:“名目是规画钱粮、措置财赋,其实是横征暴敛、剥削脂膏。”

  • 尸横遍野-中华成语大词典

    尸横遍野shī héng biàn yě

    野地里到处都是尸体。形容战乱或灾害死的人很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杀得术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渠。”

  • 横扫千军-中华成语大词典

    横扫千军héng sǎo qiān jūn

    形容毫无阻挡地扫荡歼灭敌人。(现代)毛泽东《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 纵横驰骋-中华成语大词典

    纵横驰骋zòng hēng chí chěng

    纵:南北或前后。横:东西向。驰骋:骑马奔跑。东西南北骑马奔跑。形容南征北战,所向无敌。(现代)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

  • 肆意横行-中华成语大词典

    肆意横行sì yì héng xíng

    肆意:任意、毫无顾忌。横行:使势作恶,蛮横凶暴。形容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再论置兵御贼札子》:“数千里内,杀人放火,肆意横行,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 横冲直撞-中华成语大词典

    横冲直撞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形容胡乱冲撞,蛮横无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庞德,马岱见操将齐出,麾两翼铁骑,横冲直撞,溷(混)杀将来。”也作“横行直撞”、“直撞横冲”。(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二十一:“当先顾全武一骑马,一把刀,横行直撞,逢人便杀,大喝:‘降者免死。’”《英烈传》第十回:“驾一匹捕日乌骓马,杀来直撞横冲。”

  • 横行霸道-中华成语大词典

    横行霸道héng xíng bà dào

    横行: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理。形容依仗权势,胡作非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贾瑞)又助着薛蟠图些银钱酒肉。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现代)茅盾《霜月红似二月花》十四:“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越是卑鄙无耻、自私自利的人,越是得势,横行霸道。”

  • 横行天下-中华成语大词典

    横行天下héng xíng tiān xià

    横行:胡作非为。天下:泛指到处。到处胡作非为。形容蛮横霸道。《韩非子·十过》:“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明)余邵鱼《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三回:“尝欲广求勇力之士,自为一队,亲率之以横行天下。”

  • 横行无忌-中华成语大词典

    横行无忌héng xíng wu jì

    横行:胡作非为。无忌:无所顾忌。胡作非为,无所顾忌。形容依仗权势,为所欲为,蛮横无所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其实李傕(jué)自为大司马,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朝廷无人敢言。”(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五回:“他倚了夫家之势,又会谄媚太后,得其欢心,因便骄奢淫佚,与太平公主一样的横行无忌。”

  • 专横跋扈-中华成语大词典

    专横跋扈zhuān hèng bá hù

    专横:专断强横、任意妄为。跋扈:专横强暴、蛮不讲理。形容独断专行,蛮横霸道。(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也作“专恣跋扈”。《旧五代史·梁书·田頵(yūn)传》:“頵以行密,专恣跋扈,尝移书讽之。”

  • 妙趣横生-中华成语大词典

    妙趣横生miào qù héng shēng

    妙:美妙。趣:趣味。横生:洋溢而生。洋溢着美妙的情趣。形容人的谈吐或文学作品字字珠玑,理趣不凡。

  • 横说竖说-中华成语大词典

    横说竖说héng shuō shù shuō

    这样说那样说。形容用各种理由陈述,以实现愿望。(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师云:‘三乘十二分教横说竖说,天下老和尚纵横十字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