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无之议(貴無之議)是什么意思
贵无之议-诸子百家大辞典
贵无之议
裴頠《崇有论》:“遂阐贵无之议,而建贱有之论。”魏晋时期一种以虚无为世界本体的哲学思潮,与崇有论相对,主要代表人物有王弼、何晏。先秦时期,《老子》一书最早出现贵无命题:“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魏晋玄学家对此进一步加以发展,认为无是有的根本,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而不存者也。”(《晋书·王衍传》)无,指的是无名、无形的虚无本体。有,指的是有名、有形的实有存在。王弼还从本末、体用、一多、动静等方面论证贵无的合理性。认为无是本、是母,有是末、是子。有依靠无而存在。无是世界的统一性,有是世界的多样性。贵无思想运用到政治上,主张以寡治众,执一统众,无为而治。魏晋时期贵无说极盛行,“众家扇起,各列其说,上及造化,下被万事,莫不贵无。”(裴頠《崇有论》)由此成为当时玄学思潮的基本特征和名士清谈的重要话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