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心。
秉 [ bǐng ] 1. 拿着,持。 如 秉烛。 2. 掌握、主持。 如 秉正。秉公。 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 4. 姓。
心 [ xīn ] 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 如 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2. 中央,枢纽,主要的。 如 心腹。中心。 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 如 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持心。
引《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
《汉书·楚元王刘交传》:“论议正直,秉心有常。”
《旧唐书·德宗纪下》:“而秉心匪彝,自底不类。”
明太祖 《封刘基诚意伯诰》:“秉心坚贞,怀才助朕。”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虽谓秉心贞正,感动幽灵,亦未必不然也。”
用心。
引《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衡仲达,秉心渊塞,媚兹一人,临难不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
秉心,汉语词汇。
拼音:bǐng xīn
注音:ㄅㄧㄥˇ ㄒㄧㄣ
释义:持心。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出自《诗·鄘风·定之方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