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上下位次的祭祀。
逆 [ nì ]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 如 逆流。逆行。逆风。逆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 2. 抵触,不顺从。 如 忤逆。忠言逆耳。 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 如 叛逆。逆产。 4. 迎接。 如 逆旅(旅店)。 5. 预先。 如 逆料(预料)。
祀 [ sì ] 1. 祭。 如 祭祀。祀天。祀祖。 2. 中国殷代指年。 如 十有三祀。
违反上下位次的祭祀。
引《左传·文公二年》:“秋八月丁卯,大事於大庙,躋 僖公,逆祀也。”
杜预 注:“僖 是 閔 兄,不得为父子,尝为臣,位应在下,令居 閔 上,故曰逆祀。”
《孔子家语·颜回》:“设虚器,纵逆祀,祠海鸟:三不智。”
明•刘基 《吉禘于庄公作僖公主》:“又其甚者,禘太庙以致妾母,纵逆祀以乱昭穆, 鲁 之礼不可言矣!”
逆祀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nì sì ,是指违反上下位次的祭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