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辂


拼音
wăn lù
注音
ㄨㄢˇ ㄌㄨˋ
繁体
輓輅

挽辂wǎn lù

  1. 车上供牵引用的横木。代指所拉的车子。

分解意思

  • 拼音 wǎn 部首 手 总笔画 10

    挽 [ wǎn ] 1. 拉,牵引。 如 挽弓。挽留。 2. 设法使局势好转或恢复原状。 如 挽救。力挽狂澜。 3. 追悼死人。 如 挽词。挽联。挽幛。 4. 古同“晚”,后来的。 5. 同“绾”。

  • 拼音 lù 部首 车 总笔画 10

    辂 [ lù ] 1. 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 2. 古代的一种大车。

引证文献

  1. 车上供牵引用的横木。代指所拉的车子。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娄敬 脱輓輅,衣其羊裘,见 齐 人 虞将军 曰:‘臣愿见上言便事。’”司马贞 索隐:“輓者,牵也。音晚。輅者,鹿车前横木,二人前輓,一人后推之。”
    汉•桓宽 《盐铁论·褒贤》:“然戍卒 陈胜 释輓輅,首为叛逆。”
    《明史·孙传庭传》:“广恩 军将火车者呼曰:‘师败矣!’脱輓輅而奔,车倾塞道,马絓於衡不得前。”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挽辂

挽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wǎn lù,是指车上供牵引用的横木。代指所拉的车子。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