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爻


拼音
tūn yáo
注音
ㄊㄨㄣ ㄧㄠˊ

吞爻tūn yáo

  1. 语本《三国志·吴志·虞翻传》“﹝翻﹞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翻初立《易》注,奏上'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又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放发披戏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后因以“吞爻”为精于易学的典故。

分解意思

  • 拼音 tūn 部首 口 总笔画 7

    吞 [ tūn ] 1. 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 如 吞吐。吞咽。吞噬。狼吞虎咽。气吞山河。忍气吞声。 2. 兼并,侵占。 如 吞没(mò)。吞并。吞蚀。吞占。

  • 拼音 yáo 部首 爻 总笔画 4

    爻 [ yáo ] 1. 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长短横道。 如 爻象(❶卦的形象;❷喻形迹、真相)。

引证文献

  1. 后因以“吞爻”为精于易学的典故。

    引语本《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翻 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又臣郡吏 陈桃 梦臣与道士相遇,放髮披鹿裘,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增补事类统编·人事·梦上》:“吴 士吞爻,每以知经自任; 汉•臣献赋,宁缘赐锦而来。”
    清 吴伟业 《赠学易友人吴燕馀》诗:“吞爻梦逐 虞生 放,端策占成 屈子 穷。”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吞爻

吞爻,读音tūn yáo,汉语词语,精于易学的典故。出自《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