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王城郊外“野”地之苑囿。
野 [ yě ] 1. 郊外,村外。 如 野外。野景。野游。野趣。野餐。野战。四野。郊野。 2. 界限,范围。 如 分野。视野。 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 如 朝野。下野。在野。野史。 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 如 野蛮。粗野。 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 如 野心。 6. 不受约束。 如 心玩儿野了。 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 如 野生。野兽。野味。野花。野菜。
囿 [ yòu ] 1. 养动物的园子。 如 鹿囿。园囿。 2. 局限,被限制。 如 囿于成见。 3. 借指事物萃聚之处。 如 “游于六艺之囿”。
周 代王城郊外“野”地之苑囿。
引《周礼·地官·委人》:“凡疏材,共野委,兵器,与其野囿财用。”
郑玄 注:“野囿之财用者,苑囿藩罗之材。”
孙诒让 正义:“六遂之外,亦有苑囿为田猎之所,对囿人所掌郊内之囿言之,谓之野囿。”
野囿,汉语词语,读音是yě yòu,指周代王城郊外野地之苑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