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楯


拼音
zhì dùn
注音
ㄓˋ ㄉㄨㄣˋ
繁体
擲楯

掷楯zhì dùn

  1. 《后汉书·逸民传·蓬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萌候迎拜谒,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长安学,通《春秋经》。”李贤注:“亭长主捕盗贼,故执楯也。”后以“掷楯”为舍弃微职,重新就学的典故。

分解意思

  • 拼音 zhì 部首 手 总笔画 11

    掷 [ zhì ] 1. 扔,投,抛。 如 投掷。弃掷。掷远。

  • 拼音 shǔn,dùn 部首 木 总笔画 13

    楯 [ shǔn ] 1. 阑槛横木,指阑干。 如 楯轩。 2. 拔擢。 如 “引楯万物,群美萌生”。 3. 古代载棺木的车。 楯 [ dùn ] 1. 同“盾”。

引证文献

  1. 后以“掷楯”为舍弃微职,重新就学的典故。

    《后汉书·逸民传·蓬萌》:“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时尉行过亭, 萌 候迎拜謁,既而掷楯叹曰:‘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遂去之 长安 学,通《春秋经》。”
    李贤 注:“亭长主捕盗贼,故执楯也。”
    唐•罗隐 《投秘书监韦尚书启》:“若某者燎薪就学,掷楯攻文……永言浮世,堪比多歧。”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掷楯

掷楯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 dùn ,出自《后汉书·逸民传·蓬萌》。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