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箄


拼音
yáo bǐ
注音
ㄧㄠˊ ㄅㄧˇ
繁体
窯箄

窑箄yáo bǐ

  1. 亦作“窑箄”。

  2. 烧陶器时火膛上用以放置泥坯的架子。

分解意思

  • 拼音 yáo 部首 穴 总笔画 11

    窑 [ yáo ] 1. 烧砖、瓦、陶瓷器的构筑物。 如 砖窑。瓷窑。 2. 为采煤而凿的洞。 如 煤窑。 3. 在坡上特为住人挖的洞。 如 窑洞。窑葬。 4. 旧时称妓院。 如 窑子。窑姐(妓女)。

  • 拼音 pái,bēi 部首 竹 总笔画 14

    箄 [ pái ] 1. 大的筏子。 箄 [ bēi ] 1. 古代一种竹制的捕鱼具。

引证文献

  1. 烧陶器时火膛上用以放置泥坯的架子。

    引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陶窑的构造一般都很简单,在地面上挖个坑作火膛,上面设置直径一米左右的窑箄,周围用草拌泥筑成圆顶窑室。陶坯放在箄上,下面燃烧木柴,即可烧成陶器。”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窑箄

窑箄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áo bǐ ,意思是烧陶器时火膛上用以放置泥坯的架子。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