酋长


拼音
qiú zhăng
注音
ㄑㄧㄡˊ ㄓㄤˇ
词性
名词
繁体
酋長

酋长qiú zhǎng

  1. 原始社会(如氏族、部落或村落)的小首领或低级首领。

    英headman;

  2. 印度次大陆部分地区的首长或领袖(如在一个村庄)

    英malik;

  3. 北部非洲的部落首长或领袖。

    英kaid;

  4. 非洲人部落尤其是祖鲁人部落的首领或领袖。

    英induna;

分解意思

  • 拼音 qiú 部首 酉 总笔画 9

    酋 [ qiú ] 1. 长官。 如 酋长。 2. (盗匪、侵略者的)首领。 如 匪酋。敌酋。 3. 酒熟。 4. 古代对造酒的女奴的称谓。

  • 拼音 cháng,zhǎng 部首 长 总笔画 4

    长 [ cháng ] 1. 两端的距离。 如 长度。 2. 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 如 长短。长空。长短句(词的别名)。长夜(➊漫长的黑夜;➋喻黑暗的日子)。长风破浪(喻志趣远大)。长歌代哭(以歌代哭)。 3. 优点,专精的技能。 如 特长。专长。各有所长。 4. 对某事做得特别好。 如 他长于写作。 长 [ zhǎng ] 1. 生长,成长。 如 长疮。 2. 增加。 如 长知识。 3. 排行第一的。 如 长子。长兄。长孙。 4. 辈分高或年纪大。 如 长辈。长者。家长。 5. 领导人;负责人。 如 部长。校长。

引证文献

  1. 盗贼的首领。

    《汉书·张敞传》:“求问 长安 父老,偷盗酋长数人。”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酋长,帅。”

  2. 部落的首领。

    引唐•刘知几 《史通·称谓》:“至如 元氏(元魏 )起於边朔,其君乃一部之酋长耳。”
    清•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三:“酋长虬髯客,豪商碧眼胡。”
    周而复 《印第安人》:“印第安 人热烈地欢迎了他,并且拜他为托盖,就是最高统帅的意思,也就是酋长的酋长。”

国语辞典

酋长qiú zhǎng

  1. 部落的领袖。

    《三国演义·第八八回》:「众酋长再三哀告,方才免死。」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野羊塘将军大战,歌舞地酋长劫营。」

网络解释

酋长 (人类领袖)

酋长是一个部落的首领。酋长制度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广大地区比较普遍,尤其盛行在广大偏远、落后的地区。据考察,酋长制度最初是从原始的氏族制度发展演变而来的。非洲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逐渐过度时,大大小小的酋长土邦和酋长制度便慢慢在氏族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无论是过去和今天,酋长制度在非洲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翻译

  • 英语 headman (of primitive people)​, tribal chief, used as translation for foreign leaders, e.g. Indian Rajah or Arab Sheik or Emir
  • 德语 Emir; Scheich (S)​, Stammeshäuptling
  • 法语 chef de tribu, émir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