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仇,仇恨。
雠 [ chóu ] 1. 校对文字。 如 校雠。雠校。雠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2. 同“仇”。 3. 同等。 如 “史高与金安上……皆雠有功”。 4. 售,给价。 5. 应对。 如 雠问(辩驳问难)。 6. 同“酬”,酬酢。
衅 [ xìn ] 1.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 如 衅钟。衅鼓。 2.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 如 衅隙。衅端(争端)。挑衅。寻衅。 3. 以香熏身。 如 衅浴。
怨仇,仇恨。
引《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讎衅既深,互伺便隙。”
晋•潘岳 《杨荆州诔》:“将乘讎衅,席卷南极。”
《明史·外国传二·安南》:“先是, 安南 入贡,多携私物,道 凭祥、龙州,乏人转运,輒兴讎衅。”
仇恨与裂痕,敌人的破绽
雠衅
读音:chouxin
解释:
1,仇恨与裂痕。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
2,敌人的破绽。
出处:潘岳《杨荆州诔》:“将乘雠衅,席卷南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