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


拼音
kǒu chuāng
注音
ㄎㄡˇ ㄔㄨㄤ
繁体
口瘡

口疮kǒu chuāng

  1. 口腔粘膜出现淡黄色或灰白色之小溃疡面或口角处的糜烂。

    英aphtha;

分解意思

  • 拼音 kǒu 部首 口 总笔画 3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 拼音 chuāng 部首 疒 总笔画 9

    疮 [ chuāng ] 1.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 如 疮疤。疮口。冻疮。痔疮。

引证文献

  1. 口炎、口角炎等的统称。

国语辞典

口疮kǒu chuāng

  1. 口腔内粘膜上出现如豆样大小的黄白色溃烂点。多因体质虚弱、虚火上升、口腔不清洁而引起。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