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心口不一的人。
口 [ kǒu ]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 如 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 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 如 瓶子口。 3. 出入通过的地方。 如 门口。港口。 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 如 古北口。喜峰口。 5. 破裂的地方。 如 口子。
啍 [ zhūn ] 1. 话多。 2. 健壮的样子。 啍 [ tūn ] 1. 〔~~〕沉重缓慢的样子,如“大车~~。” 啍 [ xiāng ] 1. 愚笨的样子。 啍 [ duǐ ] 1. 戏言。
指心口不一的人。
引《荀子·哀公》:“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请问取人。’ 孔子 对曰:‘……无取口啍。’”杨倞 注:“啍与谆同。口谆,谓口教诲,心无诚实者。”
《荀子·哀公》:“ 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请问取人。’ 孔子 对曰:‘……无取口啍。’” 杨倞 注:“啍与谆同。口谆,谓口教诲,心无诚实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