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


拼音
hóng fěn
注音
ㄏㄨㄥˊ ㄈㄣˇ
词性
名词
繁体
紅粉
反义词
须眉

红粉hóng fěn

  1. 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粉,旧时借指年轻妇女,美女。

    英woman; beauty;

分解意思

  • 拼音 hóng,gōng 部首 纟 总笔画 6

    红 [ hóng ] 1. 像鲜血的颜色。 如 红色。红叶。红灯。红尘。红包。红烧。红润。红艳艳。红口白牙。红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2.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 如 红人。红运。红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红。 3. 喜庆。 如 红媒(媒人)。红蛋。红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4. 象征革命。 如 红军。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 5. 指营业的纯利润。 如 红利。分红。 6.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 如 红学。 红 [ gōng ] 1.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 拼音 fěn 部首 米 总笔画 10

    粉 [ fěn ] 1. 细末儿。 如 粉末。粉剂。粉尘。米粉。花粉。药粉。漂白粉。 2. 特指化装用的粉末。 如 香粉。粉墨登场。粉黛。扑粉。粉霜。 3. 用涂料抹刷。 如 粉刷。粉饰。 4. 使破碎,成为粉末。 如 粉碎。粉身碎骨。 5. 白色的或带粉末的。 如 粉墙。粉蝶。粉连纸。粉笔。 6. 用豆粉或别的粉做成的食品。 如 粉丝。凉粉。粉皮。粉芡(qiàn)。米粉肉。 7. 浅红色。 如 粉色。粉花。

引证文献

  1. 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宋•欧阳修 《浣溪沙》词:“红粉佳人白玉杯,木兰船稳棹歌催。”
    瞿秋白 《赤都心史》十六:“馆门开处,一位‘美人’走进来了,红粉两颊,长眉拂黛,樱唇上涂着血滴鲜红的胭脂。”

  2. 借指美女。

    引宋•计有功 《唐诗纪事·杜牧》:“忽发狂言惊满座,两行红粉一时廻。”
    《水浒传》第二一回:“手到处青春丧命,刀落时红粉亡身。”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金女士 可算红粉中之巨眼,千古难得!”

  3. 指火药。

    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北伐回禀》:“﹝圣兵﹞得红粉弍万有餘斤,铁砲无数。”

国语辞典

红粉hóng fěn

  1. 女子妆饰时所用的胭脂、铅粉。

    引唐·杜牧〈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诗:「雾冷侵红粉,春阴扑翠钿。」

  2. 比喻女子。

    引唐·孟浩然〈春情〉诗:「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
    唐·李商隐〈马嵬〉诗二首之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反须眉

  3. 比喻落花。

    引宋·辛弃疾〈满江红·家住江南〉词:「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网络解释

红粉 (苏童2004年出版小说)

《红粉》是作家苏童199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苏州妓女改造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妓女们对于新社会的隔阂与漠然的故事。苏童展示了在悲剧发生的同时表现人性悲凉时的衍生物,使人产生悲哀并不在于主人公“犯了错误”,而是在于命运或命运般的必然性以不容规避的方式把苦难加于挣扎中的主人公。

红粉 (汉语词语)

红粉,1.妇女化妆用的胭脂和铅粉,2.借指美女,3.指火药。

翻译

  • 英语 rouge and powder, (fig.)​ the fair sex
  • 法语 rouge et poudre, (fig.)​ le beau sexe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