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漏


拼音
gōu lòu
注音
ㄍㄡ ㄌㄡˋ

勾漏gōu lòu

  1. 亦作“勾屚”。

  2. 山名。在今广西北流县东北。有山峰耸立如林,溶洞勾曲穿漏,故名。为道家所传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见《云笈七签》卷二七。汉置勾漏县,隋废。

分解意思

  • 拼音 gōu,gòu 部首 勹 总笔画 4

    勾 [ gōu ] 1. 用笔画出符号,表示删除或截取。 如 勾销。勾乙(在报刊书籍的某些词句两端画上像“乙”的记号,表示作为资料)。 2. 画出形象的轮廓,描画。 如 勾画。勾勒。 3. 用灰、水泥等涂抹建筑物的缝(fèng )。 如 勾缝。 4. 调和使黏,调味。 如 勾芡。 5. 牵引,招引。 如 勾引。勾通。 6. 停留,逗留。 如 勾留。 7. 摄取。 如 勾魂摄魄(形容使人心神摇荡,控制不住)。 8.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 如 勾股定理。 勾 [ gòu ] 1. 事情,多指坏事。 如 勾当。 2. 古同“够”,达到,探取。 3. 姓。

  • 拼音 lòu 部首 水 总笔画 14

    漏 [ lòu ] 1. 物体由孔或缝透过。 如 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❶水、光等流出或透出;❷泄露)。漏电(跑电)。 2. 泄露。 如 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 3. 脱逃或无意放过。 如 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 4. 〔~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亦称“铜壶刻漏”),“~尽更深”。 5. 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 如 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

引证文献

  1. 亦作“勾屚”。山名。在今 广西 北流县 东北。有山峰耸立如林,溶洞勾曲穿漏,故名。为道家所传三十六小洞天的第二十二洞天。见《云笈七籤》卷二七。 汉•置 勾漏置,隋 废。

    《晋书·葛洪传》:“以年老,欲鍊丹以祈遐寿,闻 交阯 出丹,求为 勾屚 令。”
    唐•杜甫 《为农》诗:“远惭 勾漏 令,不得问丹砂。”
    宋•杨亿 《到郡满岁自遣》诗:“无嫌 勾漏 僻,且得养丹砂。”
    清•方文 《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莫疑 勾漏 乞丹砂,匪向 临卭 弹緑綺。”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勾漏

勾漏 [ gōu lòu ] ,山名。在今广西北流东北。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