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


拼音
huáng méi
注音
ㄏㄨㄤˊ ㄇㄟˊ
繁体
黃梅

黄梅huáng méi

  1. 成熟的梅子。

    英plum;

  2. 腊梅的别名。

    英wintersweet;

  3. 中国湖北省东端、长江北岸的一个县。黄梅戏的发源地。

    英Huangmei County;

  4. 黄梅季"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f315612d>黄梅季。

    英the rainy season;

分解意思

  • 拼音 huáng 部首总笔画 11

    黄 [ huáng ] 1.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 如 黄色。黄昏。牛黄。黄澄澄。信口雌黄。 2. 特指中国黄河。 如 黄灾。治黄。黄泛区。 3.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 如 黄老(黄帝和老子)。炎黄子孙。 4.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 如 事情黄了。 5. 姓。

  • 拼音 méi 部首 木 总笔画 11

    梅 [ méi ] 1. 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初春开花,有白、红等颜色,分五瓣,香味很浓,果实球形,味酸。 如 梅花。梅子。 2. 姓。

引证文献

  1. 指梅子成熟的季节。

    引隋 薛道衡 《梅夏应教》诗:“长廊连紫殿,细雨应黄梅。”
    唐•元稹 《酬卢秘书》诗:“梦云期紫阁,厌雨别黄梅。”

  2. 指黄梅天"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d9e5f8308>黄梅天。

    《海上花列传》第十二回:“今年阿是二月里就交仔黄梅哉。”
    夏衍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黄梅"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4f9112e21>做黄梅真讨厌,又潮又闷,人也闷死啦!”

  3. 黄熟的梅子。

    引唐•杜甫 《梅雨》诗:“南京 犀浦 道,四月熟黄梅。”
    唐•李敬方 《天台晴望》诗:“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4. 指蜡梅。

    《广群芳谱·花谱二十·蜡梅》引 明•王世懋 《学圃馀蔬》:“考蜡梅原名黄梅,故 王安国 熙寧 间,尚咏黄梅,至 元祐 间 苏 黄 命为蜡梅。人言腊时开,故名腊梅。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〇七:“黄梅淡冶山矾靚,犹及双清好到家。”
    清•龚自珍 《好事近·录言》词:“等到岁寒时候,折黄梅簪髻。”

  5. 山名。在 湖北省 黄梅县 西北。

    引五代 齐己 《寄文浩百法》诗:“当时六祖在 黄梅,五百人中眼独开。”

  6. 佛教禅宗五祖 弘忍 (公元602-675), 蕲州 黄梅 人,七岁依 道信 (公元580-651)出家,尽传其禅法,人以 黄梅 称之。

    引元•德异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西传四七至 菩提达磨,东来此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 可大师 者,首於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绍祖,开阐正宗,三传而至 黄梅。”

  7. 县名。在 湖北省 东端、 长江 北岸,邻接 安徽、江西 两省。 南朝•齐 置 永兴县,隋 改 黄梅县。

    引唐•韩愈 《曹成王碑》:“舰步二万人,以与贼遌,嘬锋 蔡山,踣之,剜 蘄 之 黄梅,大鞣 长平。”
    《红楼梦》第二二回:“当日南宗六祖 惠能 初寻师至 韶州,闻五祖 宏忍 在 黄梅,他便充作火头僧。”

国语辞典

黄梅huáng méi

  1. 已经成熟的梅子。

    引唐·杜甫〈梅雨〉诗:「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

  2. 梅子成熟的时节。约农历四、五月。

    引唐·储光羲〈晚霁中园喜赦作〉诗:「五月黄梅时,阴气蔽远迩。」

网络解释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