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


拼音
nèi shāng
注音
ㄋㄟˋ ㄕㄤ
词性
名词
繁体
內傷
反义词
外伤

内伤nèi shāng

  1. 病因之一。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劳倦、房事过度等。

    英internal injury;

  2. 病名。与内损同,由撞击跌扑、强力负重或其他因素伤及脏腑气血的一类病症。

  3. 内心悲痛。

    英sad;

分解意思

  • 拼音 nèi,nà 部首 冂 总笔画 4

    内 [ nèi ] 1. 里面,与“外”相对。 如 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 )。内涵。 2.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 如 内人。内亲。内弟。 3. 亲近。 如 内君子而外小人。 内 [ nà ] 1. 同“纳”,收入;接受。

  • 拼音 shāng 部首 人 总笔画 6

    伤 [ shāng ] 1. 受损坏的地方。 如 工伤。伤痕。 2. 损害。 如 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3. 因某种致病因素而得病。 如 伤风。伤寒。 4.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 如 伤食。 5. 妨碍。 如 无伤大体。 6. 悲哀。 如 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伤逝(悲伤地怀念去世的人)。 7. 得罪。 如 伤众。开口伤人。

引证文献

  1. 心中悲痛。

    《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唐•杜甫 《入衡州》诗:“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
    《清史稿·后妃传·高宗孝贤皇后》:“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

  2. 中医学名词。指七情过极、劳累过度、饮食不调等原因所引起的脏气损伤。

    《汉书·艺文志》:“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於外,是所独失也。”

  3. 中医学名词。泛指因跌、打、挤、碰等引起的血、气、脏腑、经络等的损伤。

    引老舍 《四世同堂》三三:“他很怕两腿是受了内伤,永远不能行走!”

国语辞典

内伤nèi shāng

  1. 中医指因身心过劳、饮食不适及七情六欲所导致的病症,相对于外感而言。

    《汉书·卷三〇·艺文志》:「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2. 在伤科学上指跌、仆、捶、击等导致内脏、气、血、经络损伤。相对于外伤而言。

  3. 心中悲痛。

    《清史稿·卷二一四·后妃传·高宗孝贤纯皇后传》:「致黯然以内伤兮,遂邈尔而长逝。」
    唐·杜甫〈入衡州〉诗:「恕己独在此,多忧增内伤。」

网络解释

内伤 (医疗名词)

中医内伤的慨念有1.泛指内损脏气的致病因素,如七情不节、饮食饥饱、房事过度等等;2.病名,又叫内损,多由跌打、坠堕、碰撞、用力举重、旋转闪挫等外伤较重,损及肢体内部组织和内脏而致。一般有伤气、伤血、伤脏腑之分。

古人说的内伤是:内伤之论多矣,诸书统以七情赅之。喜盛伤心,怒盛伤肝,恐惧伤肾,忧思伤脾,悲哀伤肺,是就五脏之性情而论也。而余则统以一心括之。夫心者,神之主也。凡视听言动,及五劳等情,莫不由心感召。人若心体泰然,喜怒不能役其神,忧思不能夺其柄,心阳不亏,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