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缁湼”。
《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后以“缁涅”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
缁 [ zī ] 1. 黑色。 如 缁衣。缁帷。缁素(a.黑和白;b.借指僧人和俗人,因僧尼穿黑衣,而白衣是平常人穿的衣服)。缁黄(指和尚与道士)。
涅 [ niè ] 1. 可做黑色染料的矶石。 如 涅石。 2. 〔~槃〕佛教指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后亦作僧人的代称。 3. 以黑色染物,以墨涂物。 如 涅字(在身上刺字涂墨)。涅面。涅齿。涅而不缁(喻品格高尚,不受外界污染)。
亦作“緇湼”。
引《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湼而不緇?”
后以“緇涅”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 南朝 宋•刘铄 《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伊余久緇涅,復得味苦淡。愿逐 安期生,於焉愜高枕。”
清•唐孙华 《寄题三贤祠》诗:“运穷有退藏,识定无緇涅。”
zī niè 注音ㄗㄧ ㄋㄧㄝ ˋ
亦作“ 缁湼 ”。《论语·阳货》:“不曰白乎,湼而不缁?”后以“缁涅”比喻身处浊世而不污。 南朝 宋刘铄《过历山湛长史草堂》诗:“伊余久缁涅,复得味苦淡。愿逐 安期生 ,於焉惬高枕。” 清唐孙华《寄题三贤祠》诗:“运穷有退藏,识定无缁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