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中人所用的瓢。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
山 [ shān ] 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如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2. 形状像山的。 如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3. 形容大声。 如 山响。山呼万岁。 4. 姓。
瓢 [ piáo ] 1. 舀水或取东西的工具,多用对半剖开的匏瓜或木头制成。 如 瓢泼大雨。 2. 形状像瓢的。 如 瓢虫。瓢儿菜。
山野中人所用的瓢。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
引唐•韦应物 《寄释子良史酒》诗:“秋山僧冷病,聊寄三五杯。应泻山瓢里,还寄此瓢来。”
宋•陆游 《秋雨》诗:“书册频开闔,山瓢任浊清。”
明•高启 《秋日端居》诗:“巷辙人已断,山瓢仍屡虚。”
山瓢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ān piáo,是指山野中人所用的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