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壤


拼音
bāng răng
注音
ㄅㄤ ㄖㄤˇ

邦壤bāng rǎng

  1. 乡邦;乡土。

分解意思

  • 拼音 bāng 部首 邑 总笔画 6

    邦 [ bāng ] 1. 国。 如 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 拼音 rǎng 部首 土 总笔画 20

    壤 [ rǎng ] 1. 松软的土,可耕之地。 如 土壤。沃壤。壤土。 2. 地,与“天”相对。 如 霄壤。天壤之别。 3. 地区,区域。 如 壤界。接壤。穷乡僻壤。 4. 古同“攘”,纷乱。 5. 古同“穰”,五谷丰收。

引证文献

  1. 乡邦;乡土。 《晋书·郗鉴传》:“邑人 张寔 先求交於 鉴,鉴 不许。至是, 寔 於 午(陈午 )营来省 鉴 疾,既而卿 鉴。

    引鉴 谓 寔 曰:‘相与邦壤,义不及通,何可怙乱至此邪!’ 寔 大惭而退。”
    《梁书·孝行传·甄恬》:“恬 既孝行殊异,声著邦壤,敦风厉俗,弘益兹多。”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邦壤

邦壤,读音为bāng rǎng ㄅㄤ ㄖㄤ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乡邦;乡土。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