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道。
埏 [ yán ] 1. 地的边际。 2. 墓道。 如 埏道。埏隧。埏闼(墓道的门)。 埏 [ shān ] 1. 用水和(huó ㄏㄨㄛˊ)土。 如 埏埴(“埴”,土;和泥制作陶器,引申为陶冶、培育的意思)。埏揉(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黏土,引申为反复修改、锤炼诗文)。埏稾(培育)。
隧 [ suì ] 1. 道路,特指门内当中的路。 2. 郊外的地方。 如 “鲁人三郊三隧”。 3. 古同“燧”,边塞设置的守望烽火的亭子。 4. 〔~道〕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路。亦称“隧洞”。 5. 旋转。 如 “若磨石之隧”。
墓道。
引《后汉书·陈蕃传》:“民有 赵宣 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餘年。”
李贤 注:“今人墓道也。 杜预 注《左传》云:‘掘地通路曰隧。’”晋•潘岳 《杨仲武诔》:“龟筮既袭,埏隧既开。”
墓道。
引《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葬亲而不闭埏隧,因居其中,行服二十余年,乡邑称孝。」
埏隧,读音shān suì ,是汉语词汇,释义为墓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