眚灾


拼音
shěng zāi
注音
ㄕㄥˇ ㄗㄞ
繁体
眚災

眚灾shěng zāi

  1. 亦作“眚烖”。

  2. 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分解意思

  • 拼音 shěng 部首 目 总笔画 10

    眚 [ shěng ] 1. 眼睛生翳。 如 目眚昏花。 2. 过错。 如 “不以一眚掩大德。” 3. 灾难,疾苦。 如 灾眚。 4. 同“省”,减省。

  • 拼音 zāi 部首 火 总笔画 7

    灾 [ zāi ] 1.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 如 水灾。火灾。灾难(nàn )。灾害。灾患。 2. 个人的不幸遭遇。 如 招灾惹祸。幸灾乐祸。破财消灾。

引证文献

  1. 亦作“眚烖”。因过失而造成灾害。

    《书·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孔 传:“眚,过;灾,害……过而有害,当缓赦之。”
    《周礼·天官·甸师》:“丧事代王受眚烖。”
    《史记·五帝本纪》:“眚烖过,赦。”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曰:“眚烖,为人作患害者也。”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宋•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四》:“金以赎其可恕,眚灾而应赦,怙终而不改,则皆随其丽法者,加操纵焉。”

国语辞典

眚灾shěng zāi

  1. 因过失而成害。

    《书经·舜典》:「眚灾肆赦,怙终贼刑。」

网络解释

眚灾

眚灾是汉语词语,

拼音:shěng zāi

释义:是指因灾害而造成过失。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