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蹄


拼音
lù tí
注音
ㄌㄨˋ ㄊㄧˊ

鹿蹄lù tí

  1. 鹿腿。

  2. 草名。

  3. 山名。在今河南省宜阳县东南,一名非山。

分解意思

  • 鹿

    拼音 lù 部首 鹿 总笔画 11

    鹿 [ lù ] 1.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2. 方形的粮仓。 如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3. 粗,粗劣。 如 鹿裘。鹿布。鹿床。 4. 姓。

  • 拼音 tí 部首 足 总笔画 16

    蹄 [ tí ] 1. 马、牛、猪等生在趾端的保护物,亦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如 蹄子。蹄筋。

引证文献

  1. 鹿腿。

    《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见一大汉,浓眉环眼,方面长身,背负鹿蹄二隻。”

  2. 草名。

    引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鹿蹄草》:“鹿蹄象叶形。能合金疮,故名试剑草。又山慈姑亦名鹿蹄,与此不同。”

  3. 山名。在今 河南省 宜阳县 东南,一名 非山。《山海经·中山经》:“釐山 之首,曰 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

    引甘水 出焉,而北流注于 洛。”
    清•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河南三·宜阳县》:“鹿蹄山,县东南五十里,一名 纵山,或谓之 非山,唐•龙翔 元年畋于 非山 是也, 甘水 出焉。”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鹿蹄

鹿蹄(lù tí、 ㄌㄨˋ ㄊㄧˊ)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即鹿腿,出自《东周列国志》。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