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同时同地发出的。
英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and place;
一 [ yī ] 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2. 纯;专。 如 专一。一心一意。 3. 全;满。 如 一生。一地水。 4. 相同。 如 一样。颜色不一。 5. 另外的。 如 蟋蟀一名促织。 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 如 算一算。试一试。 7. 乃;竞。 如 一至于此。 8. 部分联成整体。 如 统一。整齐划一。 9. 或者。 如 一胜一负。 10. 初次。 如 一见如故。 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同 [ tóng ] 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 如 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 3. 和,跟。 如 同流合污。 4. 姓。 同 [ tòng ] 1. 〔胡~〕见“胡”。
古谓方百里之地。
引《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自是以衰,今大国多数圻矣。若无侵小,何以至焉。”
杜预 注:“一同,方百里。”
《国语·楚语上》:“齐桓、晋文,皆非嗣也,还軫诸侯,不敢淫逸……是以其入也,四封不备一同。”
《淮南子·本经训》:“古者天子一畿,诸侯一同。各守其分,不得相侵。”
高诱 注:“方百里为同。”
一统;统一。
引《墨子·尚同中》:“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魏书·临渭氐苻健传》:“关中 周、汉•旧都,形胜之国,进可以一同天下,退不失保全 秦、雍。”
《晋书·姚苌载记》:“昔 汉、魏 之兴也,皆十餘年,乃能一同於海内。五六年间,未为久也。”
全同;一样。
引《荀子·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饿而欲食,寒而欲煖。”
《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一同太后。”
宋•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庆历 中,予与 苏子美 同在馆, 子美 尝携其远祖 珦唐•时敕数本来观,与予家者一同。”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所见 宋 拓者,无虑十数本,率皆前小后大,锋颖亦前钝后鋭。顾其前后一同者,盖未之见。”
偕同;连同。
引《水浒传》第十九回:“当时捕盗巡检并 何观察 一同做公的人等,都下了船。”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虎一同了 朱 家儿子,径往 莫 家来。”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凤生 将书封好,一同玉蟾蜍交付 龙香。”
副词。一齐;一起。表示同时。
引《宋书·武帝纪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 京城 之科。”
宋•岳飞 《奏乞般家属札子》:“臣昨日……欲乞先次般妻男 云 一房来行在,臣今欲乞尽数勘契一同来行在居住。”
鲁迅 《二心集·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左翼文艺现在和无产者一同受难(Passion),将来当然也将和无产者一同起来。”
老舍 《正红旗下》三:“老哥俩又讨论了许久,毫无办法。于是就一同到 天泰轩 去,要了一斤半 柳泉居 自制的黄酒,几个小烧,吃喝得相当满意。”
统一。
引《墨子·尚同中》:「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
一样。
引《荀子·荣辱》:「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
一起、相偕。
引《三国演义·第五回》:「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
《红楼梦·第六四回》:「老太太跟前,别提我和你一同来的。」
反分开
“一同”,表示动作、行为、以及思想、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在同时同地发出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