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逆


拼音
tǔ nì
注音
ㄊㄨˇ ㄋㄧˋ
近义词
呕吐

吐逆tǔ nì

  1. 谓呕吐而气逆。

分解意思

  • 拼音 tǔ,tù 部首 口 总笔画 6

    吐 [ tǔ ] 1.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 如 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2. 放出,露出。 如 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3. 说出。 如 吐话。一吐为快。 吐 [ tù ] 1.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 如 呕吐。上吐下泻。 2.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 如 吐还不义之财。

  • 拼音 nì 部首 辵 总笔画 9

    逆 [ nì ] 1.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 如 逆流。逆行。逆风。逆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逆之交。 2. 抵触,不顺从。 如 忤逆。忠言逆耳。 3. 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 如 叛逆。逆产。 4. 迎接。 如 逆旅(旅店)。 5. 预先。 如 逆料(预料)。

引证文献

  1. 谓呕吐而气逆。

    引汉•华佗 《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病甚则腹脇胀满,吐逆不入食。”
    《敦煌曲子词·定风波》:“时当五六日,头如针刺汗微微,吐逆黏滑全沉细。”
    宋•范仲淹 《与中舍书》:“更多酒伤着脾胃,復可喫食,致此吐逆。”
    清•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中砒霜毒者,吐逆,肠腹绞痛不可忍。”

国语辞典

吐逆tù nì

  1. 呕吐。

    《福惠全书·卷一六·刑名部·验各种死伤》:「中砒霜毒者,吐逆,肠绞痛,不可忍。」

    近呕吐

网络解释

吐逆

吐逆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呕吐而气逆。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