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法


拼音
fú fă
注音
ㄈㄨˊ ㄈㄚˇ
词性
动词
近义词
受刑 伏诛

伏法fú fǎ

  1. (犯人)被执行死刑:罪犯已于昨天伏法

分解意思

  • 拼音 fú 部首 人 总笔画 6

    伏 [ fú ] 1. 趴,脸向下,体前屈。 如 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 如 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如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 如 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 如 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如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

  • 拼音 fǎ 部首 水 总笔画 8

    法 [ fǎ ] 1.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 如 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 2. 处理事物的手段。 如 办法。设法。手法。写法。 3. 仿效。 如 效法。 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 如 法式。法帖。 5. 佛家的道理。 如 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 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 如 法师。法器。法事。 7. 指“法国”。 如 法文。法式大菜。 8. 姓。

引证文献

  1. 依法被处死刑。

    《史记·田叔列传》:“今 梁王 不伏诛,是 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宋 朱彧 《萍洲可谈》卷三:“﹝ 赵諗 ﹞未三十岁,陞朝为国子博士,忽以狂逆伏法。”
    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康熙 中, 江 南有徵漕之案,官吏伏法者数人。”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恶霸们一一伏法。”

国语辞典

伏法fú fǎ

  1. 犯罪受到制裁,处了死刑。

    《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螘何异?」

    近伏诛 受刑

网络解释

伏法

指罪犯被执行死刑。往往有许多人误认为是罪犯服刑的意思,其实这是错误的。罪犯认罪,依法受刑,服从法院的判决是服法,应注意区分。

翻译

  • 英语 to be executed
  • 法语 être exécut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