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机


拼音
fú jī
注音
ㄈㄨˊ ㄐㄧ
繁体
伏機

伏机fú jī

  1. 隐蔽的机械装置。

  2. 潜在的因素。

分解意思

  • 拼音 fú 部首 人 总笔画 6

    伏 [ fú ] 1. 趴,脸向下,体前屈。 如 伏卧。伏案读书。 2. 低下去。 如 此起彼伏。 3. 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 如 伏法。伏输。伏辩(伏罪的供状,亦作“伏辨”)。 4. 使屈服。 如 降伏。降龙伏虎。 5. 隐藏。 如 伏兵。埋伏。 6.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 如 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7. 姓。

  • 拼音 jī 部首 木 总笔画 6

    机 [ jī ] 1. 事物发生的枢纽。 如 生机。危机。转(zhuǎn )机。契机。 2. 对事情成败有重要关系的中心环节,有保密性质的事件。 如 军机。机密。 3. 合宜的时候。 如 机会。机遇。时机。 4. 由许多零作组成可以做功或有特殊作用的装置和设备。 如 机器。机动。机关。 5. 有生命的生物体器官的作用。 如 机能。有机体。 6. 灵活,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 如 机智。机敏。机巧。机变。 7. 指“飞机”。 如 客机。机场。机组。

引证文献

  1. 隐蔽的机械装置。 明•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洪武 中, 山西 张 姓者多异术……一日经 河南 济源,其神素称灵异,货帛财物有假贷者,随出水面。

    引张 见之,曰:‘是不难,殆伏机耳。’归即凿池,倣其制为之,已而果然。”
    《东周列国志》第六六回:“寧氏 门内设有伏机--伏机者,掘地为深窟,上舖木板,别以木为机关,触其机,则势从下发,板启而人陷。”

  2. 潜在的因素。

    引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二节:“这儿是后来奴隶破坏的一个伏机,我们是应该注意的。”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伏机

伏机是汉语词汇,拼音fú jī,出自《都公谭纂》。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