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服


拼音
yí fú
注音
ㄧˊ ㄈㄨˊ
繁体
儀服

仪服yí fú

  1. 礼服。

分解意思

  • 拼音 yí 部首 人 总笔画 5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如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如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如 仪器。 5. 法制,准则。 如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 拼音 fú,fù 部首 月 总笔画 8

    服 [ fú ] 1. 衣裳。 如 服装。制服。 2. 穿衣裳。 如 服丧。服用(a.指穿衣服、用器物;b.吃药)。 3. 作,担任。 如 服务。服刑。服兵役。 4. 顺从。 如 信服。佩服。降(xiáng )服。服辩(旧指认罪书)。服膺(牢记在胸中,衷心信服)。 5. 习惯,适应。 如 不服水土。 6. 吃(药)。 如 内服。 7. 乘,用。 如 服牛乘(chéng )马。 8. 姓。 服 [ fù ] 1. 量词,指中药(亦作“付”)。 如 两服药。

引证文献

  1. 礼服。

    《尸子》卷下:“仲尼 志意不立, 子路 侍,仪服不修。”
    《后汉书·皇后纪附皇女传序》:“汉•制,皇女皆封县公主,仪服同列侯。”
    《太平广记》卷三八三引 南朝•宋 刘义庆 《幽明录》:“吏朱衣紫带,玄冠介幘,或所被著,悉珠玉相连结,非世中仪服。”
    《魏书·刘骏传》:“义宣 闭船大泣,因而迸逸。走至 江陵,荆州 司马 竺超民 具仪服迎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媒婆归报,同僉大喜,便叫 拜住 盛饰仪服,到宣徽家来。”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仪服

仪服,礼服。出自《尸子》卷下。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