谗贼


拼音
chán zéi
注音
ㄔㄢˊ ㄗㄟˊ
繁体
讒賊

谗贼chán zéi

  1. 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 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分解意思

  • 拼音 chán 部首 讠 总笔画 11

    谗 [ chán ] 1. 在别人面前说陷害某人的坏话。 如 谗言。谗害。谗佞。进谗。信谗。

  • 拼音 zéi 部首 贝 总笔画 10

    贼 [ zéi ] 1. 偷东西的人,盗匪。 如 贼人。盗贼。贼赃。贼窝。 2.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 如 国贼。民贼。工贼。贼寇。蟊贼。 3. 害,伤害。 如 戕贼。“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4. 邪的,不正派的。 如 贼心不死。 5. 狡猾。 如 贼溜溜。 6. 副词,很。 如 贼冷。贼亮。贼横(hèng )。

引证文献

  1. 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诗·陈风·防有鹊巢序》:“《防有鹊巢》,忧谗贼也。”
    孔颖达 疏:“忧谗贼者,谓作者忧谗人,谓为谗以贼害於人也。”
    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无怨望忿怒之患,彊弱之难,无谗贼妒疾之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其辞述己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正道直行,而罹谗贼。”

  2. 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管子·四称》:“良臣不使,谗贼是舍。”
    《楚辞·刘向<九叹·愍命>》:“刜谗贼於中廇兮,选 吕 管 於榛薄。”
    王逸 注:“言己欲为君斫去谗贼之臣於堂廇之中,选进 吕尚、管仲 之徒以为辅佐,则邦国安寧也。”
    唐•柳宗元 《吊萇弘文》:“夫何大夫之炳烈兮,王不寤夫谗贼。”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谗贼

谗贼,汉语词汇。

拼音:chán zéi

释义:1.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2.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