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辞


拼音
zhí cí
注音
ㄓˊ ㄘˊ
繁体
直辭

直辞zhí cí

  1. 亦作“直词”。

  2. 正直的言词。

  3. 据实陈述。

分解意思

  • 拼音 zhí 部首 目 总笔画 8

    直 [ zhí ] 1. 不弯曲。 如 直线。直角。直径。直立。直截了当。直觉(jué)。直观。 2. 把弯曲的伸开。 如 直起腰来。 3. 公正合理。 如 是非曲直。理直气壮。耿直。正直。 4. 爽快,坦率。 如 直爽。直率(shuài)。直谏。直诚。直言不讳。 5. 一个劲儿地,连续不断。 如 一直走。直哭。 6. 竖,与“横”相对。 如 不要横着写,要直着写。 7. 汉字笔形之一,自上至下。 8. 姓。

  • 拼音 cí 部首 辛 总笔画 13

    辞 [ cí ] 1. 告别。 如 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 2. 不接受,请求离去。 如 辞职。辞呈。 3. 躲避,推托。 如 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 4. 解雇。 如 辞退。 5. 同“词”。 6. 优美的语言。 如 辞藻。修辞。 7. 讲话;告诉。 如 “请辞于军”。 8. 文体的一种。 如 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引证文献

  1. 亦作“直词”。

  2. 正直的言词。

    《晏子春秋·杂上五》:“臣闻下无直辞,上有隐恶。民多讳言,君有骄行。”
    汉•刘向 《说苑·杂言》:“百人操觿,不可为固结;千人谤狱,不可为直辞。”
    《宋书·建平宣简王宏传》:“今后开不讳之涂,奬直辞之路,四海希风,普天幸甚。”
    唐•杜甫 《行次昭陵》诗:“直词寧戮辱,贤路不崎嶇。”
    宋•梅尧臣 《寄滁州欧阳永叔》诗:“直词鬼胆惧,微文奸魄悲。”
    明•宋濂 《元故翰林待制柳先生私谥文肃议》:“其於闢异端,扶伦纪,黜淫祀,排势臣,劲气直辞,可辅彝训。”

  3. 据实陈述。 《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幽囚考掠,五毒参至。

    引就 慷慨直辞,色不变容。”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直辞

直辞,汉语词汇。

拼音:zhí cí

释义: 1、正直的言词。2. 据实陈述。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