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词


拼音
zhù cí
注音
ㄓㄨˋ ㄘˊ
繁体
鑄詞

铸词zhù cí

  1. 亦作“铸辞”。

  2. 锤炼文辞。语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虽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辞。”

  3. 铸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与“刻辞”相对而言。

分解意思

  • 拼音 zhù 部首 钅 总笔画 12

    铸 [ zhù ] 1. 把金属熔化后倒在模子里制成器物。 如 铸铁。铸造。铸件。熔铸。铸币。

  • 拼音 cí 部首 讠 总笔画 7

    词 [ cí ]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 如 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 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 如 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 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 如 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引证文献

  1. 亦作“铸辞”。

  2. 锤炼文辞。

    引语本 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虽取鎔经意,亦自铸伟辞。”
    明•文徵明 《题希哲手稿》:“此卷虽君少作,而铸词发藻,居然玄胜。”
    清•丘逢甲 《说剑堂集题词为独立山人作》诗:“九霄 太乙 窥铸词,山人説剑当説诗。”
    《唐人小说·沉亚之<湘中怨解>》 汪辟疆 按语:“沉氏 尝游 昌黎 之门,文本晦涩,铸辞用字,不落蹊径。”

  3. 铸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与“刻辞”相对而言。

    引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四》:“这个铜权的一面刻着 秦始皇 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刻辞,和 秦二世 的补刻辞……但是在另一面则有如下十七字的铸辞。”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铸词

铸词

【注音】:zhù cí

【释义】:1.亦作"铸辞"。 2.锤炼文辞。语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虽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辞。" 3.铸于金属器物上的文字。与"刻辞"相对而言。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