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度


拼音
zhǔn dù
注音
ㄓㄨㄣˇ ㄉㄨˋ
繁体
準度

准度zhǔn dù

  1. 测量;衡量。

分解意思

  • 拼音 zhǔn 部首 冫 总笔画 10

    准 [ zhǔn ] 1. 允许,许可。 如 准许。准予。批准。 2. 〈介〉依照,依据。 如 准此处理。 3. 定平直的东西。 如 水准。准绳。 4. 标准,法则,可以做为依据的。 如 准则。标准。 5. 箭靶的中心。 如 准的(dì)。 6. 正确。 如 准确。准星。瞄准。 7. 〈副〉一定,确实。 如 准保。准定。 8. 鼻子。 如 隆准(高鼻子)。 9. 和某类事物差不多,如同,类似。 如 准尉。准平原。

  • 拼音 dù,duó 部首 广 总笔画 9

    度 [ dù ] 1. 计算长短的器具或单位。 如 尺度。刻度。度量衡。 2. 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如 程度。高度。风度。 3. 分角的单位,一圆周角分为360度。 如 角度。 4. 依照计算的一定标准划分的单位。 如 温度。湿度。经度。纬度。浓度。 5. 电能的单位,一千瓦小时电量的通称。 6. 法则,应遵行的标准。 如 制度。法度。 7. 哲学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8. 能容受的量。 如 气度。 9. 考虑,打算。 如 置之度外。 10. 过,由此到彼。 如 度日。度假。欢度新春。 11. 量词,次。 如 一度。再度。 12. 僧尼道士劝人出家。 如 剃度(剃发出家)。 13. 姓。 度 [ duó ] 1. 计算,推测。 如 忖度。揣度。审时度势。度德量力。

引证文献

  1. 测量;衡量。

    《后汉书·律历志中》:“赤道者为中天,去极俱九十度,非日月道,而以遥準度日月,失其实行故也。”
    《礼记·乐记》“以绳德厚” 唐•孔颖达 疏:“绳,犹度也。谓準度以道德仁厚也。”
    宋•王钦臣 《王氏谈录·晏相观书》:“观书遇事,有可用者,必準度所宜使处,然后默记。”

  2. 瞄准器。

    引宋•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诗:“黄铜弩牙金错花,银阑线齿如排沙。上立準度可省括,箭沟三道前直窊。”

国语辞典

网络解释

准度

准度,即准确度(英语:accuracy)与精密度(英语:precision)是科学、工程学、工业及统计学等范畴的重要概念。

准确度是每一次独立的测量之间,其平均值与已知的数据真值之间的差距(与理论值相符合的程度)。例如:多次实验结果其平均值接近于已知的数据真值(理论值),可知道数据“准确”,或是数据具有“高准确度”;反之,平均值与已知的数据真值差距较大,表示实验数据不准确,或准确度不高。

翻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