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河北、河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金义军。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王彦率抗金部队入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或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其后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馀万,多次击败金兵。其中一万多人后由王彦率领南下,受宗泽等人节制,抗击金兵,屡建战功。参阅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宋史·王彦传》。
八 [ bā ] 1.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 如 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字 [ zì ] 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 如 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 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 如 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 3. 书法的作品。 如 字画。字幅。 4. 字的音。 如 字正腔圆。 5. 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号”。 6. 合同,契约。 如 字据。 7. 旧时称女子出嫁。 如 待字闺中。 8. 生子,乳,爱。 如 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军 [ jūn ] 1. 武装部队。 如 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 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 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 如 劳动大军。
南宋•初 河 北、 河 东地区人民组织的抗 金•义军。 建炎 元年(公元1127年), 王彦 率抗 金•部队入 太行山,因面部刺“赤心报国,誓杀 金•贼”(或作“誓竭心力,不负赵王”)八字而得名。其后 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 等十九寨义军相继加入,人数发展至十馀万,多次击败 金•兵。其中一万多人后由 王彦 率领南下,受 宗泽 等人节制,抗击 金•兵,屡建战功。参阅 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十、《宋史·王彦传》。
南宋初年河北、河东地区,人民为抵御金人所组织的军队。
引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一八·八字军》:「八字军者,河北土人也。建炎初,王观察彦为河北制置使,聚兵太行山,皆涅其面目曰:『誓竭心力,不负赵王!』故号『八字军』。」
八字军是南宋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年(1127—1133年)在南宋军民抗金战争中由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率领的一支部队,因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而得名。
八字军最初是太行山区的义军,后编入官军序列,于河南、川陕等地抗击金军,战功卓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